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臨沂老兵韓壽春是長津湖戰役親歷者:從戰場撤傷員 慘烈程度遠超電影

時間:2021-10-09 20:04:13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鄧夢嬌 王艷彩 通訊員 王成娟 張冰 李鵬程 臨沂報道

“我以后來的不多了,我90歲了!”“再見了呀,再見吧。”9月30日,“90歲退伍老兵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墓前緬懷戰友”的視頻感動了全國網友。視頻中,老人站得挺直,一邊敬禮一邊哽咽,令人不禁淚目。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視頻中的老人韓壽春還是長津湖戰役親歷者,和國慶熱映電影《長津湖》中犧牲的張小山、“雷公”一樣,是沂蒙山人。

10月9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聯系上了原視頻拍攝者孟良崮景區工作人員鞏田田。據鞏田田介紹,視頻中的韓壽春老人是蒙陰縣垛莊鎮后里村人,曾參加過孟良崮戰役。“老人每年都會來緬懷戰友,今年年紀越發大了,感覺他的心情和之前不太一樣。”

受家鄉革命志士的影響,1946年10月,年僅14周歲的韓壽春報名參軍,成了魯中軍區醫療隊的一員。在參加了萊蕪戰役后,1947年,他跟隨隊伍參加了孟良崮戰役。孟良崮戰役后,韓壽春隨醫療隊經歷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朝鮮戰爭爆發后,韓壽春所在師編入27軍入朝作戰。1950年的冬天,是朝鮮50年間最冷的冬天,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40攝氏度,地面積雪接近1米深。

“俺那個部隊還發了棉衣棉鞋,有很多部隊連帽子也沒發上,穿著單衣。”韓壽春說,跨過鴨綠江,部隊接到的第一個命令是星夜疾行150里,天亮前與美軍接火。150里路,還下著雪,地下溜滑極易摔倒,那一晚上韓壽春摔了九十多次。除了忍受嚴寒,韓壽春和戰友們還要面對饑餓,敵機不斷襲擾轟炸,給養運不上去,也不敢生火,參戰官兵幾天喝不上水,吃不上飯。

“白天黑夜都不能做飯,一見亮炮彈就來了,只能把炒的玉米壓成面,拉到部隊一個人分一兩,也沒碗,放手里捧著,那個東西很干咽不下去,地上有雪,吃點雪,把這點玉米面咽下去。我第五天打仗吃了一個地豆,還咬不動,都凍成冰了。”韓壽春回憶。

缺吃少喝,睡不好覺,冰天雪地里,志愿軍戰士們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堅守,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對韓壽春來說,除了勝利的喜悅和軍人的榮譽,還有戰爭帶來的傷痛和難忘的記憶。

“一想起這個戰役,我就掉眼淚,懷念那些犧牲的戰友,都是二十來歲的小青年啊。”長津湖戰役是韓壽春一生中參加過的最艱難的一場戰役,戰斗慘烈程度遠比電影《長津湖》更慘烈,戰斗期間,韓壽春在擔架隊,擔負從戰場后撤傷員的任務,不斷從火線上抬下來的傷員最能體現戰斗的慘烈,韓壽春所在擔架隊的效率,直接關乎傷員的性命安危。在與死亡拼速度的奔跑中,韓壽春和擔架隊的戰友也面臨槍彈無情。

復員后,韓壽春回到了家鄉,后里村村書記劉乃新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韓壽春老人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不計得失,在村里當起了赤腳醫生。”

7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戰士,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兵。對于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韓壽春說,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惟愿戰爭不再來臨。

關鍵詞: 臨沂 老兵 韓壽春 長津湖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