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齊”心“魯”力|山東德州陵城區:“黨建聯合體”奏響鄉村振興曲

時間:2021-10-10 11:05:04    來源:新華社    

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黃云州忙得腳不沾地。他所在的農業產業園每天都有三四百名游客來采摘游玩,需要協調安排;園區在建的46個溫室大棚進入收尾階段,也得全程盯著。

黃云州是山東德州陵城區邊臨鎮西于架村黨支部書記。近幾年,他帶領西于架村發展蔬菜產業和休閑農業,成為周邊有名的富裕村,但受土地制約,規模上不去,市場競爭力不強。

陵城區邊臨鎮德軒黨建聯合體農業產業園育苗區。(當地供圖)

轉機出現在去年4月份。當地以西于架村等3個村為主體成立了德軒黨建聯合體,打破村莊界限,聚合土地、資金、技術等資源,建設了集蔬菜種植、采摘、旅游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園,統一產業布局、基礎配套、技術服務、市場推廣,提升規模和品牌效益。

“我們綜合考慮農村產業相關、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等因素,建設區域黨建聯合體,通過組織聯建、資源整合,打造一批富有生機活力的村莊共同體。”陵城區委常委、副區長馬韜說。

陵城區臨齊街道黨建聯合體三里河基地韭菜喜獲豐收。(當地供圖)

“有了聯合體,我們村大棚增加了100多個,發展空間更大,還輻射帶動周邊13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共同發展。”同時擔任德軒黨建聯合體黨總支委員的黃云州說,16個村去年集體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

陵城區已建設不同類型的黨建聯合體81個,覆蓋876個村莊。通過對上統籌政策落實、對外承接項目落地、對內聯動服務群眾,聯合體實現了同頻共振,破解了村級發展無資金、無技術、無辦法的難題。

臨齊街道篩選10個經濟強村為龍頭,與相鄰的軟弱渙散村、薄弱村等建起10個黨建聯合體,覆蓋了98個村,流轉土地3800余畝,通過發展韭菜、辣椒規模化種植,已實現收入885萬元。

陵城區臨齊街道鄉村振興黨建聯合體三里河基地韭菜產業縮影。(當地供圖)

組織聯建還實現了治理融合。“之前村里有什么事,就靠村兩委幾個人,現在聯合體共同研究,很多問題迎刃而解。”前孫鎮黨委委員、聯創多源黨建聯合體黨總支書記李得生說。

陵城區委書記田晨光說,全區黨建聯合體累計實現收入1.2億元,帶動50個軟弱渙散及后進村成功轉化,276個集體經濟薄弱村收入突破5萬元,村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服務力顯著提高。(新華社記者 賈云鵬)

關鍵詞: 振興 鄉村 奏響 黨建聯合體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