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發布3500余職位,首屆山東省“十強”產業人才供需對接會開幕

時間:2021-10-12 20:20:13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修從濤

10月12日,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指導,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山東省“十強”產業協會共同舉辦的首屆山東省“十強”產業人才供需對接會在濟南開幕。此次大會以“鏈接 ? 共生 ? 共贏 ? 共享” 為主題,集聚“政、產、學、研、金、服、用”各方專家學者,就山東省“十強”產業人才供需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等方面,探討人才強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共話新階段、共謀新理念、共建新格局。

“十強”產業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精準謀劃確定的新舊動能轉換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代表了山東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三年來,山東省“十強”產業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5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到44.5%,已經成為全省新動能的主要載體和主導力量。

亮麗成績單的背后,離不開人才的強力支撐,更離不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加速助推。作為搭建“十強”產業與人力資源服務業對接的平臺,在首屆山東省“十強”產業人才供需對接會上,成功促成“十強”產業企業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在大會現場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大會發布了《供需手冊》,收集了千余家企業在研發、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3500余個職位,還編印了部分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推介清單,涵蓋了254個特色服務產品和300個成功合作案例,布設人力資源服務產品成果展位,提供對接洽談專區,推動供需有效對接,促進人才與產業、人才與企業精準匹配,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人力資源問題。

此外,大會還邀請了來自高校和行業內的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把脈政策動向、探討產業發展,加快推動“十強”產業與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融合發展。省內知名高校代表、省“十強”產業協會代表、省“十強”產業企業代表、省內科研院所代表、省內骨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代表也積極分享自己的觀點,碰撞思想火花,探索“兩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真正實現多方的“鏈接? 共生 ? 共贏 ? 共享”。

山東省裝備制造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蘇紅星介紹,裝備制造業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產業,規上企業將近9000家,總產值超過2萬億,從近幾年的數據統計來看,人才需求一直排在前三位,人才需求量巨大,面臨著“到哪里找人才、怎么去招人才,如何留住人才”的問題。“通過這次大會不僅可以了解國家和省里在人才方面的一些政策,同時也為我們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學習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對接人才招聘的平臺。”

“通過兩年的實踐,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220個,建設各類研發機構69家,創立高技術企業170多家,掛牌成立地方分院8家,帶動社會投資超過480億元,凝聚高水平創新團隊86個、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近3000人。”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孟德介紹,山東產研院這些成果的取得,從宏觀層面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改革,從執行層面看最關鍵、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

據悉,山東產研院立足山東科技需求,精準對接新舊動能轉換和“十強”產業,充分發揮自身平臺資源和人才優勢,建立獨特的人才評價、信任、包容、激勵機制,搭建起干事創業的舞臺,推出了“淬火計劃”等人才培育舉措,讓人才通過創新創業走向商業成功,吸引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

“人力資源是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是區域競爭的第一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戰略性、支撐性作用。”山東省人社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夏魯青在出席大會致辭時表示,“十三五”以來,山東省人力資源服務業年均增速保持在28%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7615家,從業人員9.6萬人,年營業收入987億元,行業規模邁向千億元大關,形成了多業態、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體系。

關鍵詞: 發布 對接 供需 人才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