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與岳陽樓滕王閣“肩并肩” 大明湖超然樓躋身“中國名樓”

時間:2021-10-12 21:35:00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金珊 濟南報道

日前,在煙臺蓬萊閣舉行的2021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年會上,首次申報的超然樓成功加入中國名樓協會。據悉,中國名樓協會涵蓋全國10省、18市的18個名樓理事單位,包括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山東蓬萊的蓬萊閣等。

名士文化的代表

超然樓歷史悠久,源起于700年前,其最早的建設者為元代著名大學士,濟南人李泂。約在元武宗、仁宗時期,不晚于元至治元年,李泂在大明湖畔修建了以超然樓為主要建筑的湖上別業,以供回鄉時居住。

元末時,李泂湖上別業的建筑遭到破壞,天心水面亭被毀。明代初年,超然樓及天心水面亭又得以修復。明代靖難之役期間,鐵鉉曾在此犒勞守城將士。據《明史》記載,崇禎十二年初,清軍攻克濟南城,城內建筑多被焚毀。超然樓毀于戰火,樓后的天心水面亭因位于水中而免遭焚毀。至此,超然樓在原址共存在310余年。

清代初年,濟南的士紳在天心水面亭以南的水岸上,即原超然樓舊址附近另建一亭,亦名“水面亭”,亭后有樓,仍稱“超然樓”,但其規模遠遜于元、明時期的超然樓。復建的超然樓逐漸成為客舍,供來濟的學生、舉子們居住。但至遲在嘉慶年間,重建的超然樓以及天心水面亭再次一并破敗。

直至2008年,代表名士園林的超然樓得以重建,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超然樓。七百年來,廢而復興,衰而又榮。但超然樓承載的文化卻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從元代張養浩、虞集,到明代汪廣洋、楊衍嗣,再到清代蒲松齡、杜首昌、任弘遠……眾多文人名士的活動印記極大地豐富了超然樓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了濟南“名士文化”的深厚內涵。

超然樓由“名士”建成,成為“名士”聚會、雅集的場所,超然樓自然成為“名士文化”的代表。如今,超然樓屹立于大明湖畔,是“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遠”景觀的核心建筑。其為一大型樓閣式建筑,銅瓦、銅欄、銅門、銅柱,氣勢宏闊。拱衛左右的裙樓博藝堂、賀勝齋,與高聳挺拔的超然樓共同構成一組宋元風格建筑群。

同時,超然樓還是一座藏品豐富的“寶樓”,里面既有李泂代表作《過采江詩》石碑拓片,李泂在黃庭堅《松風閣貼》的題跋等珍貴展品,也有《濟南八景》《萬馬奔騰》《龍吐九鯉》等木雕、根雕作品,還有大量的匾額楹聯、名家書畫作品、雕刻奇石等。

超然樓加入中國名樓協會

超然樓建成以來,多次進行文化挖掘和展示提升。2013年,在超然樓廣場,舉行泉水大碗茶“最大的茶拼圖”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活動;2015年,超然樓建“老殘游記陶藝館”;2016年,建泉水電子展覽館;2020年,國內著名書法篆刻家馬子愷創作的主題大印“泰和寶璽-文博印”在超然樓進行長期展出。此外,超然樓還充分利用平臺優勢,積極參與和承接省內重要文化活動,先后舉辦網紅濟南節、濟南國際時尚周、山東省文博會系列品牌文化活動,借勢借力宣傳超然樓的文化地標品牌。

2019年,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就將超然樓申請加入中國名樓協會的工作列為景區文化建設的首位工作。2021年超然樓申請加入中國名樓協會的工作接連取得進展。7月9日,中國名樓協會專家考察組對超然樓及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展開了為期兩天的考察。考察中,各位專家針對超然樓的景觀質量、展陳內容、社會功能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景區所做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贊賞,同時針對超然樓申請加入中國名樓協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給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專家考察組離濟后,景區針對專家集中提出的超然樓的歷史沿革、文學作品、代表文化以及建筑特點等問題,逐項布置工作,進行整改落實。兩個多月以來,景區員工查資料、翻古籍、訪專家,在超然樓歷史文化挖掘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也找準了超然樓的文化定位,以濟南“名士文化”為載體與代表。

如今超然樓成功加入中國名樓協會,必將為中國名樓協會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壯大協會隊伍,也將進一步提升超然樓自身和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從而不斷推動“名士文化”“泉水文化”“山水園林文化”“泉城文化”的宣傳推廣,為泉城濟南的文旅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了解到,超然樓將適時舉辦超然樓詩詞賦征集大賽、攝影大賽、楹聯大賽等活動,進一步充實完善超然樓文化,賦予時代文化內涵,發展濟南文旅事業。此外,景區將進一步完善超然樓線上導覽和VR全景服務功能,實現線上、遠程旅游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 肩并肩 岳陽樓 滕王閣 大明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