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1%工作法”,正成為蕪湖的金字招牌

時間:2021-10-19 14:20:49    來源:蕪湖日報    

“船邊直提”“抵港直裝”兩種作業模式在蕪湖口岸全面落地。(資料圖片) 記者 陳劍 攝

□記者 王世寧

信義玻璃是全球玻璃產業領導者,但企業切割設備及算法使用長期依賴國外進口,每年花費高額費用。今年以來,在蕪湖市服務企業“百分之一工作法”(以下簡稱“1%工作法”)推動下,信義玻璃構建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和國內設備商精準聯動、降本增效,也為下游釋放更多產能,支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成本、利潤率不僅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體現,也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開局“十四五”,蕪湖創造性提出“1%工作法”,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深入分析影響企業利潤的制約因素,逐一拿出降本增效措施,最終努力實現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

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重點圍繞技術、能源、用工、物流、稅費、融資等利潤影響主要因素,設立9個工作組,面向全市300戶重點工業企業建立利潤監測分析平臺,全局發力、多點開花……近半年來,“1%工作法”正成為蕪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和創新創業生態的金字招牌。

謀實打法

“這1%,就是蕪湖打好經濟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的量化指標。”在市經信局局長瞿輝看來,“1%工作法”是我市直面發展現實、破解發展問題的務實舉措。

“近年來,我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利潤率居全省和長三角中下游。‘1%工作法’破解的是具體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和競爭力問題,更是深層次產業生態和發展環境問題。”瞿輝表示,這項工作直指企業的成本和利潤構成,最大程度降本增效,努力實現政府服務成效可量化、企業發展獲得感可量化和營商環境優化可量化。

對蕪湖而言,“1%工作法”重在立足當前、更著眼長遠。既追求現實目標——努力實現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也追求導向目標——努力使“1%工作法”成為全市各單位各部門服務企業的有效方法。

5個月以來,蕪湖謀實謀細打法,用好平臺、智庫、機制、服務等抓手,用心為企業分憂、努力朝目標沖刺——

我市選取全市規上工業300強企業為樣本,上線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利潤常態化監測平臺”,助力工作組精準分析成本利潤相關數據;并同智庫開展合作,研究創新實施路徑,提煉推廣典型案例,總結評估實施成效。

同時,市領導調度和牽頭單位溝通聯絡機制為工作法推進提供強大驅動力:調度會、會商會,協同推進工作落實落細;企業座談會,加強企業信息溝通和問題收集;各工作組也“各顯神通”,啟動全市規上工業利潤情況綜合分析,打造“1%工作法物流直通車”服務品牌……

充滿新意的是,蕪湖還通過創建全市黨建引領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團,吸納全市市直機關黨員干部實地助力企業紓困解難。首輪服務團成員101人,涉及經信、發改、人社等眾多部門。黨員干部按照“不叫不到、隨叫隨到、熱情周到、說到做到”的原則,聚焦企業痛點難點,宣傳惠企政策,及時答疑解惑,提供指導幫扶。

數字說話

根據《蕪湖市服務企業“百分之一工作法”實施方案》,市級重點“出打法”、做指導,縣區重點抓落實、出成效。目的就是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一切工作成果以數字說話。

繁昌區引入2家第三方咨詢機構常駐服務窗口,基本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鳩江區推進企業直供電和閑置廠房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幫助26家意向企業對接,41家企業簽約,2021年簽約意向電量已超6億千瓦時;南陵縣實行用水“一站式”服務,承諾對供水用戶工程施工費下降10%;三山經開區組織協調暫緩蒸汽價格調整,兩個月就為區內14家企業節省能源成本142萬元……

縣市區主動出擊,“1%工作法”工作組更是實招頻出:

——用工無憂。建立企業招工補助政策,對企業招錄的穩定用工給予1000元/人標準招工補助。與河南、云南等地建立穩定的就業服務合作機制,向我市輸入穩定用工。

——物流提速。啟動物流直通車,已協調解決20家企業40余項問題;推動洋山-蕪湖“聯動接卸”和蕪湖口岸“船邊直提”模式改革,每個集裝箱可壓縮運輸成本約30%。

——用能降本。施行用水用氣“一站式”辦理和“互聯網+”管家式服務,3個工作日內辦結企業需求,免收相關費用;推動1440戶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1-8月節約成本1.61億元。

——金融賦能。線上撮合中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助力企業1-7天內快速融資,最高額度可達2000萬元;發放“稅融通”貸款43.7億元,惠及企業5058戶;整體辦稅時間壓縮50%以上。

——提質增效。開展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培訓,覆蓋全市2069家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啟動實施工業節能綠色技改行動,今年組織30戶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明年覆蓋全市112家重點高耗能企業。

數據顯示,1-8月蕪湖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3.58億元,同比增長19.7%,增速位次由5月份的全省第14位連續3個月攀升至第11位。

倒逼創新

“‘1%工作法’雖然取得階段性成績,但創新性硬核舉措還不夠多,全市范圍內對工作法的理解和工作進展也不充分、不均衡。我們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市場思維、整體協同、注重實效原則,進一步聚焦變革和創新。” 瞿輝表示。

下一步,“1%工作法”工作組將用足用好“重點工業企業利潤常態化監測平臺”,及時深入利潤下滑明顯的重點企業和虧損大戶走訪調研,分析查找原因,拿出有效辦法。此外,借力專業智庫,在更大的視角和層面上深度謀劃工作抓手和舉措,出臺操作指引,列出清單臺賬,加快工作推進,確保“1%工作法”在操作層面更加科學高效。

“一線是企業訴求和經驗典型的產房,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也是‘1%工作法’的題中之義。”瞿輝說,我市將積極引進知名中小企業產業互聯網集采平臺,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成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聯盟、企業發展服務聯盟,健全完善“1+9+N”服務體系,“一切以企業為中心,一切為了百分之一”,培育出更多服務企業“1%工作法”的生力軍。

為打破工作進展不均衡局面,我市還將挖掘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典型案例,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營造服務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將“1%工作法”落實情況納入市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重要事項提請督查室定期督辦。

“‘1%工作法’是一場倒逼創新的實踐。”瞿輝認為,它既是目標也是方法,倒逼政府部門思維模式、平臺和方法的變革。今年以來,“1%工作法”使蕪湖創造了多個“率先”和“唯一”。比如,在全省首創企業服務中心、人才發展集團、獨創“暢聊早餐會”、率先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和標桿示范培育……

在瞿輝看來,“1%工作法”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雙招雙引”、產業升級、數字賦能、綠色制造、服務體系等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和縣市區、開發區共同擔當、共獻智慧。“大家都很清楚,哪怕是百分之一的目標,也要拼上百分之百的努力。”

關鍵詞: 工作法 成為 蕪湖 金字招牌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