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銅陵義安區“三治融合”加強農村社區治理

時間:2021-10-22 06:46:55    來源:安徽日報    

近年來,銅陵市義安區圍繞“完善黨建引領農村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主題,打造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平臺,引導多方力量參與農村社區建設和鄉村治理,不斷豐富和完善多元參與的途徑和方式,探索農村社區治理新模式。

義安區突出黨建引領,積極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體系建設,被國家標準委列為全國首批黨建標準化試點單位。該區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標準化、規范化、開放化”建設,全區99個村部面積均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實現外觀標識、村部標牌、上墻制度、“三務”公開欄、黨建文化墻“五統一”。創新實施服務型農村基層黨組織“三三制”工作法、村級事務民主決策“6+4”工作法、村級小微權力“1+3”管理模式等一批特色黨建品牌。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實施“1企+N村”新型聯合黨委發展模式。促成區域內規模較大農業、工業、服務業等企業與關聯性較強的10個農村社區成立了4家聯合黨委,構建起“黨員共管、服務共促、資源共享、文化共創”的基層黨建聯盟。

義安區打造多元化平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農村社區治理之路。該區在社區協商議事工作基礎上,通過梳理問題需求清單、資源供給清單、項目實施清單,優先解決村民反映最為集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區級綜治中心、鄉鎮“小天網”、村級網格微信群等方式,構建起“專群結合、警民聯防”的農村治安防控網絡。依托54個城鄉養老三級指導中心,成立老年人日間照料志愿服務隊,結合各類節日舉辦敬老孝親模范評先表彰活動,弘揚敬老愛老正能量。廣泛設立村民協商議事堂、村民糾紛調解室、鄉賢議事會、婦女之家等場所,積極開展民情民意收集、面對面懇談活動。通過三社聯動、微公益創投等項目化方式,該區著力提升農村社區協商議事能力、農村社會組織培育能力、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能力。

該區拓寬農業產業化發展途徑,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鐘鳴鎮水村村引入銅陵梧桐樹農業發展公司,整村推進開發梧桐花谷四季花海景區。在景區內部和周邊先后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1000畝、鳳丹基地800畝、果樹基地250畝、花卉基地100畝、人工梧桐湖120畝等。在發展綜合性園藝基地同時,打造了銅陵地區最大的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區。天門鎮金塔村引進安徽夢思康中藥材生態產業園項目,盤活村集體和村民閑置資產,實現村民就近、就地就業。通過打造藥膳美食、民宿養生、藥景觀光、藥品銷售、旅游休閑的中藥材田園綜合體,帶動一批服務業逐步興起。

·編后·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根基,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銅陵市義安區以構筑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體系為抓手,引導多方力量參與鄉村治理,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服務體系完善方面積極實踐,促進了鄉村振興和治理有效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 銅陵 義安區 三治 融合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