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合肥將打造“退耕還林升級版示范市”

時間:2021-11-08 07:30:21    來源:合肥日報    

記者日前從市林園局獲悉,《巢湖流域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已正式印發實施。《方案》明確,我市鼓勵通過對第一輪退耕還商品林地實施林相改造等方式,建設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基地,到2023年,更新改造退耕還林楊樹林20萬畝,打造“退耕還林升級版示范市”。

木本油料林種植規模逾30萬畝

退耕還林工程是合肥基礎性生態工程,改變了城鄉綠化面貌。據市林園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市退耕還林樹種以楊樹為主,從2002年至今,楊樹栽植已近20年時間。“我們希望通過實施巢湖流域森林質量提升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發展,同時解決退耕還林楊樹林樹齡老化、經濟效益低、楊絮擾民等突出問題。”該負責人說。

根據《方案》,合肥允許對第一輪退耕還生態林地進行評估后,依法依規調整林種,種植具有良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功能的木本糧油樹種。

到2023年,更新改造總規模20萬畝,其中:更替修復15萬畝、補造修復3萬畝、撫育修復2萬畝。通過實施該項工程,全市將新增薄殼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林15萬畝,其他生態經濟林5萬畝,全市木本油料林種植規模達到30萬畝以上,打造“退耕還林升級版示范市”和“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示范市”。

樹種配置以薄殼山核桃為主

巢湖流域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具體涉及哪些區域?《方案》明確,項目建設重點為城市周邊、環巢湖地區、江淮分水嶺區域等退耕還林楊樹種植區域。在調查評估、科學規劃上,各地根據項目區立地條件、樹種的生物學特性、生態狀況和退耕還林相關政策要求,選擇以薄殼山核桃為主,麻櫟、杜仲等其他樹種為輔的樹種配置模式。

“我們將統籌考慮采伐限額和生態效益,按照先易后難、先連片后零星、先低效林后一般林的順序開展更新改造。”市林園局該負責人表示,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各縣可以將零星分布的退耕還林地塊調整整合,建設相對集中連片的產業基地。此外,合肥市還將引導退耕戶自主更新改造、村組或鄉村振興公司整村推進更新改造。鼓勵采取出租(轉包)、入股、轉讓等方式流轉退耕還林地,引進企業(大戶),推動規模化、集約化更新,產業化經營。

進度滯后將責令限期整改

巢湖流域森林質量提升工程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利用退耕還林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將納入全市林園重點工作統籌推進。對項目進度滯后、造林質量不合格、資源保護不到位、資金使用不規范的,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根據相關規定依法處理。

按照《方案》,在政策支持上,對納入巢湖流域(合肥市)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實施退耕還林更新改造的,市、縣區兩級財政可根據項目實施情況給予一定補助。各級將按要求積極通過林業貼息貸款、林業科技推廣等,支持退耕還林高質量發展。 (記者 王蔚蔚)

關鍵詞: 合肥 升級版 退耕還林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