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花落”合肥

時間:2021-11-10 07:30:54    來源:合肥晚報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組建國家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等4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這意味著,合肥成功將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攬入懷中”。

兩國家級創新中心建設

涉及安徽

此次批復組建的4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中,與安徽有關的是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內容,前者依托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組建,主要股東包括中建材蚌埠設計院、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惠科股份、武漢理工大產業集團等行業骨干單位。創新中心將重點圍繞信息顯示玻璃、新能源玻璃、節能環保玻璃、特種玻璃等方向,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測試驗證、中試孵化及行業公共服務等創新能力建設,助推我國玻璃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

后者依托合肥智能語音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組建,主要股東為科大訊飛、寒武紀、優刻得、中科類腦等行業骨干力量。該創新中心將圍繞多語種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和專用人工智能語音芯片等研發方向,構建集共性技術研發、測試驗證、中試孵化和成果轉移轉化于一體的創新平臺,提升我國智能語音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

任重道遠,工信部批復要求安徽積極協助落實相關建設條件,圍繞相關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方向,盡快落實用于技術開發、測試驗證、中試孵化、成果轉化、投融資及人才培養等相關設施,并進一步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建設。

合肥在多項語音技術上

取得關鍵突破

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的“落戶”,無疑為合肥智能語音產業添上了“新羽翼”。今年10月,工信部曾在合肥組織召開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專家論證會,同意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通過論證。

據了解,智能語音領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總體布局的首批建設領域。2018年12月,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建了安徽省智能語音創新中心。2019年10月,智能語音創新中心成立法人實體——合肥智能語音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聚集語音產業鏈上下游的10家優勢企業,共同投資1億資金成立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創新中心采用“公司+聯盟”形式組建,成員單位涵蓋產業鏈全環節。

安徽省智能語音創新中心現有人員173人,研發人員占比達90%以上,已在多語種語音技術、聲學傳感麥克風陣列、工業聲音數據庫等方向取得關鍵突破和顯著成效。通過建設創新服務平臺推動創新成果工程化能力顯著提升,現已建設智能語音公共測試服務平臺,面向行業提供技術服務并實現穩定收入,初步形成了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格局。

打造中國智能語音產業

創新引擎

記者從合肥智能語音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獲悉,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將定位于面向智能語音領域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匯聚行業優勢資源,解決成果工程化難題,加速成果轉擴散,成為中國智能語音產業核心關鍵共性技術的供給源頭。

中心建設將面向智能語音領域,在多語種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工業聲學等方面,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中試孵化、測試驗證及行業支撐服務等能力建設,力爭建成共性技術領先,成果工程化高效,技術擴散和產業化應用快速,公共服務和孵化體系完備的智能語音創新引擎。

同時,中心將建設智能語音公共測試服務平臺、中試服務平臺、產業孵化公共服務平臺等,依托技術攻關和資源整合,將智能語音賦能于智能家居、智能客服、智能汽車、智慧電力、工業診斷等多個行業。

以科大訊飛為發展核心的合肥人工智能產業已廣泛為教育、醫療、城市管理、司法、警務、工業等多個領域賦能。作為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的重要力量,合肥本土企業科大訊飛也將繼續圍繞“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的目標,對源頭技術發起不懈攻堅。如今,企業在智能語音、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領域,吸引著全球的人工智能優質資源加速向合肥靠攏。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暢司晨 樂天茵子

關鍵詞: 合肥 花落 語音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