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合肥醫保新政明年起正式施行 5類無“職保”者應參加“居保”

時間:2021-11-24 07:32:12    來源:安徽商報    

取消職工醫保參保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不再以合肥市戶籍作為參保條件;將職工醫療救助納入職工醫保,不再單獨征收職工醫療救助保險費;一個自然年度內,統籌基金支付門診和住院待遇限額為30萬元……由合肥市政府頒布的《合肥市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將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涵蓋了城鎮職工醫保、生育保險、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等政策。11月23日,合肥市醫保局相關人士對新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并對新規中的變化進行了解釋和解讀。

靈活就業人員可參加合肥職工醫保

“從明年開始,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醫保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醫保。”合肥市醫保局副局長顧炳志介紹,與該市此前的規定相比,新《辦法》取消了參保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不再以本市戶籍作為參保條件。按照新政,靈活就業人員以省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按照6%的比例繳納。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的,不建立個人賬戶。

不再單獨征收職工醫療救助保險費,將職工醫療救助納入職工醫保。合肥市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年度支付限額也從6萬元的基礎上大幅提高。明年起,一個自然年度內,統籌基金支付門診和住院待遇限額為30萬元。而且還逐步將在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外配處方購藥費用納入普通門診待遇保障范圍。

機關、事業單位繳費比例調整

顧炳志介紹,2019年起合肥市政府將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及其他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分別由7.4%、8%調整為6.4%。新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明確,明年起,用人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繳費基數,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按照6.2%的比例、其他用人單位按照6.4%的比例繳納。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低于全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60%的,按照60%計算;超過300%的,按照300%計算。此外,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由失業保險基金按照規定繳納職工醫保費。

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費時間明確

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男滿二十五年、女滿二十年,且實際繳費年限滿十五年的(含在部隊參加醫療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費,按照規定享受醫保待遇;未達到上述繳費年限的,以辦理補繳時上年度省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6%比例一次性補繳至規定年限,補繳的職工醫保費全部納入統籌基金。

職工醫保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2002年12月1日(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前國家承認的工齡視同為職工醫保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不重復計算。職工醫保中斷繳費的,中斷前后實際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職工生育保險和職工醫保合并實施

合肥市醫保局醫藥管理和待遇保障處負責人葛慧敏介紹,按照新的辦法,從明年1月1日起,該市職工生育保險和職工醫保按照國家規定合并實施,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同步納入職工生育保險保障范圍。

“參加職工醫保的用人單位職工享受下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生育津貼,生育的醫療費用,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國家和省、市規定的其他項目費用。”葛慧敏說,同時,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的,享受生育的醫療費用和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待遇。

需要提醒的是,一個年度內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的生育的醫療費用和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限額范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員不享受生育津貼待遇,產假期間工資待遇由用人單位發放。

5類人群可參加合肥居民醫保

顧炳志介紹,未參加合肥市職工醫保的下列人員應當參加居民醫保,包括:本市戶籍居民;各類學校在校學生;非本市戶籍,持有本市居住證的人員及其未成年子女;非本市戶籍,隨在本市就業參保人員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應當參加居民醫保的人員。另外,在本市工作的外籍專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也可以參加居民醫保。

對于新生兒,新辦法明確規定:一周歲以內嬰兒自出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參保繳費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參保年度居民醫保待遇;超過三個月參保繳費的,自參保繳費次日起享受居民醫保待遇。一個自然年度內,合肥市居民醫保基金支付門診、住院和其他待遇的限額也為30萬元。

職工、居民醫保人員同步納入大病保險

合肥市醫保局醫藥管理和待遇保障處負責人葛慧敏介紹,享受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待遇的人員同步納入大病保險保障范圍。參保人員享受大病保險待遇起止時間,與其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待遇起止時間一致。

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醫保政策規定的住院和慢特病門診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不含起付費用)納入大病保險保障范圍。

大病保險設置年度起付標準和支付比例。年度起付標準以上的醫療費用,由大病保險基金按比例支付。年度起付標準按照不超過全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支付比例按照年度累計費用分段確定,最低段支付比例不低于60%。對在本市連續參保不滿3年的非本市戶籍參加居民醫保人員(不含在校大學生),設置30萬元的年度支付限額;其他參保人員不設置年度支付限額。

異地治療未備案,自己將多掏錢

按照新的辦法,參保人員在市域外醫療機構治療的,應當辦理備案手續,實行聯網直接結算;無法聯網直接結算的,參保人員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到參保地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辦理結算報銷手續。參保人員在市域外醫療機構治療,未辦理備案手續的,將適當提高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降低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比例,具體辦法將另行制定。而此前的規定是“不予報銷”。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永


關鍵詞: 合肥 醫保 新政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