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安徽靈璧:小軸承飛速旋轉 大產業跨越發展

時間:2021-12-14 06:17:40    來源: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從普通鋼圈到飛速旋轉的軸承,十幾道工序只需1個工人;具有微米級打磨能力的全套生產線自動化率超過95%;從設計研發、加工包裝到檢測外銷一應俱全···在宿州市靈璧縣經濟開發區軸承產業園里,各種規格的軸承從產線上下來之后被精致打包,經由大型物流車越過專門擴建的高速上跨橋,出園區300米后即駛入國家高速公路,通過鹽洛高速、徐明高速向北駛向山東、華北市場,向西駛向河南洛陽軸承聚集區、向東南駛向江浙產品消費市場。

軸承是核心基礎零部件,軸承工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經過多年產業探索和雙招雙引實踐,結合現有機械制造產業基礎,靈璧縣將軸承產業作為全縣首位產業,堅持聚焦定位、聚集產業、聚力服務、創新驅動,著力打造新時代高品質軸承產業集聚區。

從無到有 承接產業轉移助推轉型升級

從傳統糧食大縣到發展“工業糧食”軸承,2021年底靈璧縣即將完成軸承產業第一個“百億目標”。這一目標確立與實現,不僅是對現實的考量,更是靈璧縣委縣政府體現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與決心、扛起解決高端制造業“卡脖子”問題的責任與擔當。

當地傳統產業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要求,靈璧縣主要負責同志非常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縣域經濟發展亟待培育新的增長點。

制造業是強縣之基、富民之源。在確立“工業強縣、產業興縣”的發展理念之后,靈璧縣依據長三角產業產業布局和自身實際承接能力,從軸承產業特點,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研判,確定將軸承產業作為工業首位產業。

“軸承產業不產生污水、廢氣,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從國家戰略來看,高端軸承被國外長期壟斷,未來軸承產業的高質量創新發展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如今,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靈璧縣上下干部群眾的發展共識。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疊加效應加速釋放,國家支持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的大背景下,靈璧縣傾力打造百億軸承產業集聚基地。并提出“三個百億”發展目標,到今年底,軸承產業設計產能達100億元;到2022年底,軸承企業工業總產值達100億元;到“十四五”末,軸承產業工業增加值達100億元。

從有到優 優化營商環境完善要素配套

一個地方發展條件好不好,企業感觸最深。在久研軸承生產經理靳威看來,靈璧縣軸承產業發展如此之快,不僅有高效能的服務,還有高標準的規劃。

技術、資金、政策、招工等支持一個不少,他頗有感觸地說:“靈璧軸承產業園提供的標準化廠房免租三年,從項目落地到建成投產不到三個月,期間各種流程落地有專班支持。我們的企業在園區算中等規模,也一樣享受了頂格服務”。

11月中旬的一個星期日,初冬時節的下午6點夜色已降臨,靈璧縣委書記劉博夫來到產業園企業職工食堂調研,“飯菜口味怎么樣?多少錢能吃飽?”了解到食堂存在部分菜價較高問題,劉博夫立即召集相關人員現場辦公,要求責任單位監督食堂及時整改,在保證菜品質量的前提下為職工爭取最大程度福利,保障員工吃得飽、吃得好、吃得舒心。靈璧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堅持頂格傾聽機制,及時了解收集企業,這是靈璧狠抓營商環境優化的縮影。

“對園區內項目實行分類管理,按照項目特點,分別成立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專班領導小組由開發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成員從國土、規劃、經發等部門選調,專班報縣委、縣政府備案,已形成項目清單化、閉環管理、頂格推進機制?!膘`璧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孫榮才介紹到。

營商環境好了,企業紛踏至來。目前軸承產業園已簽約引進軸承及配套企業30余家,建成投產17家,基本形成以軸承鋼、軸承套圈、保持架、熱處理、軸承組裝、軸承研發等專業化分工明確、配套能力強的完整產業鏈。

“組建靈璧縣軸承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成立靈軸科創公司,專項服務軸承企業和軸承產業。與洛軸所合作共建研發中心、檢驗檢測認證中心,聘請朱孔敏、宋曉波兩位業內專家常駐靈璧。掛牌成立合工大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在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開辦5個軸承專業班。”靈璧縣常務副縣長陳虎在軸承產業合作論壇上介紹了該縣一系列配套服務措施。

靈璧縣全面對標滬蘇浙等先進地區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在規劃上留足空間,提前預留2000畝軸承產業發展用地,先后建設四期軸承產業園,已建成近34萬平方米,其中一期、二期產業園共14.1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建設19萬平方米的三期軸承研發中心標準化廠房。啟動軸承產業園四期暨科創中心項目,建設智能化、標準化廠房30萬平方米,配套建設軸承廣場、軸承交易市場、軸承零配件交易中心、軸承商業集中區等設施。

“剛來的時候,擔心原材料不夠,結果園區建了軸承套圈廠。雖然交通區位好,但是物流效率不高,于是縣里又規劃建設物流園來提升配套。這樣的發展環境簡直不要太好!”靳威對企業的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從優到強 延伸產業鏈條打造軸承品牌

今年,投資6億元的西北工業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靈璧縣落地,項目建成后能夠有力解決國內中高端軸承“卡脖子”問題,年產值可達14億元,項目核心技術及發明專利量有望沖擊科創板上市。靈璧縣每年投入5000萬元設立軸承科技研發基金,縣開發區設立1億元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用于支持、引導軸承產業科技研發、技術改造、品牌創建等。

靈璧縣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聯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把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隨著軸承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金融機構、科研院校的交流越來越緊密。

該縣打造“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依托洛陽軸承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宿州學院等科研院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團隊,成立軸承研發中心,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大軸承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究攻關,進一步發揮科技、人才、平臺以及市場優勢,幫助解決軸承企業在質量管理、工藝改進、檢驗檢測、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全面提高產業檔次和產業層次。

該縣還積極打造軸承產業特色品牌,申報注冊“靈璧軸承”區域商標。利用展會、商務平臺等多種形式宣傳推介區域品牌,加大對全縣軸承產業政策、發展成果、軸承知名品牌和企業的宣傳力度,先后與浙江省軸承工業協會聯合舉辦軸承產業戰略合作論壇,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舉辦“小軸承、大產業”合作論壇,研究產業布局,推動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還征集靈璧軸承“吉祥物”,籌建軸承廣場及標志性雕塑,打造軸承特色發展主題街區,營造軸承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靈璧軸承”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國進一步提升。

2020年,靈璧縣成功獲批安徽省機械制造特色產業集群(基地);2021年1-10月份,該縣以軸承產業為代表的機械裝備制造首位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約44.3億元,同比增長36.5%;八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中,有五項位列宿州市第一,今年躋身“全省制造業發展增速10快縣(市)。(記者 焦明仁 劉沫毅 潘軼)

關鍵詞: 靈璧 安徽 軸承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