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聚焦淮南轉型發展大會】精烹細飪 熬好這碗淮南牛肉湯

時間:2021-12-14 18:17:58    來源:中安在線    

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一口牛肉一口湯,這是行走在淮南市大街小巷頻繁看到的場景。仲冬時節,淮南人手里捧著的一碗牛肉湯冒出的騰騰熱氣,不僅飄香十里,更濃縮著淮南人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

為了將一碗老湯熬出新意,近年來,淮南市田家庵區安城經濟開發區大力發展傳統美食淮南牛肉湯產業,依托淮南牛肉湯產業園,按照集約化、現代化、引領化的思路,打造淮南牛肉湯產業總部集群,加速推進淮南牛肉湯產業的標準化發展、工業化發展,做好傳統與現代相統一、繼承和發展相融合。

原汁原味 熬出底湯好味道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市場沉淀,淮南牛肉湯已成為淮南市的一張靚麗名片,聲名顯赫。如何將一碗牛肉湯做出特色的淮南味,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宜生公司于2013年被招商引資入駐到田家庵區,該公司辦公室主任曹天嘯告訴記者,做出一碗地道的淮南牛肉湯,選材最重要,“公司生產的淮南牛肉湯系列,主料、輔料都在我們當地取材,在現代工藝的基礎上最大化保留了原始的風味。”

當地取材、本地制作、古法技藝結合現代食品工業科學,宜生公司的系列淮南牛肉湯方便速食產品應運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發展,它的出現讓淮南牛肉湯走得更遠、更深,并為淮南牛肉湯的知名度提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宜生公司生產的淮南牛肉湯、牛肉板面、酸辣粉、自熱火鍋等系列方便食品和品牌蘇打水系列飲品,常年遠銷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作為淮南牛肉湯產業園區的配套企業,今年以來,公司堅持以質量建設、品牌建設為中心,開拓生產粉絲、組裝淮南牛肉湯成品等業務,并通過代理商、電商等銷售渠道進行售賣。”曹天嘯說,“公司入駐淮南牛肉湯產業園后享受到了很多優惠政策,實實在在解決了企業的很多難題。”

2020年底,宜生公司已經擁有市級品牌代理商400多家,特通渠道商11家,網上店鋪6家,采用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方式,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電商加持 做傳統美食“守味者”

拋開食物身份,淮南牛肉湯還承擔著更重的“責任”,成為淮南市一張標志性“名片”。安徽淮記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帆告訴記者,從小喜歡傳統美食的她,為把淮南美味推廣至全國,聞名世界,開始尋求轉型發展之路,“除了產品的推陳出新,經過多年探索,我們公司在銷售渠道上,目前形成了天貓、抖音等為主的自營旗艦店,線下開設多家形象門店,并向周邊輻射,全國加盟,統一配送,以直營零售、網絡分銷以及線上團購業務等多種銷售并存的營銷模式。”

淮南牛肉湯在電商領域高歌猛進的秘訣是什么?“其實也沒有秘訣,我們堅持甄選把關食材、渠道和產品,通過拓寬銷售渠道與互聯網理念開發新產品,不斷拓展企業產品的銷售版圖。”劉帆說。目前,淮記公司自有“淮記本食”、“淮記坊”、“淮先生”等品牌,主營冷鏈食品,冷凍淮南牛肉湯,速食產品。公司已經完成了前期基礎建設,進入生長期。2021年線上銷售額超2000萬,并通過自有直播基地的15個直播間,快速傳播,形成線上、線下、內容、供應鏈、社區相結合,打通全域營銷。

轉型升級 小作坊變身大工廠

淮南牛肉湯在江淮兒女的心中,代表了淮南味道、思鄉情結,更是一種飲食文化符號。而老字號常常被人貼上“因循守舊”的標簽,為了探尋淮南牛肉湯這張城市名片究竟能亮多久、這塊牌子能響多久,記者采訪了今年6月入駐安城經開區的淮南許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志。

從小跟淮南牛肉湯打交道的他,也在思考自家小作坊的改革升級,入駐產業園后,隨著銷售模式、渠道的轉變,小作坊也向著規范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也實現更多的收益。“我18歲開始創業,是這個行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如今有了專屬的產業園,區政府也在大力支持集體商標的建設,對我們企業也很關心,這讓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解決了后顧之憂,能放手去拼搏。”許志告訴記者,入駐園區后,企業共開設了4條生產線,14個種類的品牌產品每天售賣7000余盒,許志充滿信心地說,2020年預計能達到4000萬銷售額。

目前,田家庵區安城經濟開發區已經集中了7家規模化淮南牛肉湯產業鏈企業,涵蓋了淮南牛肉湯生產加工、供應鏈服務、培訓推廣等,產品有淮南牛肉湯方便食品、冷鏈配送的淮南牛肉湯半成品、淮南牛肉湯高檔醬包等,具備了良好的產業規模化、工業化發展基礎。安成經開區負責人、淮南牛肉湯產業鏈副鏈長汪傳亮介紹,“下一步,園區依托淮南牛肉湯產業園,圍繞上下游產業鏈精準招商,大力培育領航企業、骨干企業,進一步整合、提升、完善淮南牛肉湯產業鏈,熬好這碗湯,推動淮南牛肉湯產業做大做強。”(記者 毛振楠 鄧創 程天賜 王成光)

關鍵詞: 淮南 這碗 大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