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江蘇三市結對幫扶,如何帶動皖北城市發展?

時間:2021-12-18 07:50:03    來源:現代快報    

" 我們滁州跟南京不用文件就已經是結對城市了,本來兩邊就熱火朝天,關系好得很。"12 月 9 日,一名微博網友對《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評論道," 但有了國家層面確認,幫扶力度估計更大了。"

該《方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 12 月 8 日印發,為了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 " 十四五 " 實施方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2021 年工作安排》有關部署,扎實推進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工作。

其中,作為安徽鄰省,江蘇三座城市被國家發改委明確為幫扶城市:南京、蘇州、徐州,其對應的受幫扶城市分別是滁州、阜陽、淮北。

江蘇三市被委以重任,未來將如何帶動皖北城市發展?

南京與滁州:
“寧滁同城化”步履不停,
滁州向東“抱緊”長三角

《方案》印發后,不少網友羨慕長三角城市互幫互助之時,也有網友對滁州納入被幫扶序列感到詫異:滁州是否能算皖北城市?

對此,滁州市委有關方面回應媒體稱,由于滁州縣域面積較大,部分縣(市)在國家層面的規劃文件中被劃入了皖北地區,2020 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包括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六市以及滁州市定遠、鳳陽、明光和六安市霍邱四縣(市)區域內的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省級(際)合作共建園區。

但南京與滁州結對幫扶是 " 水到渠成 ",兩座城市之間的聯系早就有了基礎。

在地理位置上,滁州緊鄰南京,兩地是 " 一腳油門就能抵達 " 的關系。從南京南站出發,乘高鐵最短 18 分鐘就可到達到滁州,市民還可以選擇專線公交于兩地往返。

得益于地緣相近,早在 2002 年滁州就已加入南京都市圈,探索跨省合作。2019 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后,寧滁兩市正式簽署共同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成立了兩大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區域),深度合作協同發展。

" 寧滁一體化 " 步履不停。2021 年 9 月," 滁州來安—南京林場 " 公交專線開通,乘坐專線即可兩地通勤;連接南京江北新區與滁州汊河新城的汊河大橋將在 2021 年底前實現全幅通車;2022 年,上半年來寧客運換乘中心將投入使用,黑扎營大橋將開工建設。此外,滁寧城際鐵路正加速推進,軌道高速相連即將成為現實。

△寧滁城際鐵路首座車站竣工

對滁州而言,此次與南京結對,兩地在產業合作、干部培養、文旅融合等方面將展開更深層次合作,而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以及南京都市圈的發展,滁州的城市地位也將日益凸顯、加速崛起。

蘇州與阜陽:
姑蘇城外伸援手,“一體”鐘聲到潁淮

" 感謝蘇州,不愧是我最喜歡的城市,未來希望阜陽發展得越來越好。" 一名阜陽市民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阜陽近年提出了產業強市戰略,省內有合肥輻射,未來又有 " 最強地級市 " 蘇州的幫扶," 我回家鄉工作應該指日可待。"

△阜陽八里河景區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就在 2021 年 7 月 15 日,阜陽市委書記孫正東就帶領阜陽市黨政考察團來到江蘇省蘇州市學習考察、對接合作。孫正東在座談會上表示,到蘇州市學習考察,是阜陽 " 對標滬蘇浙、學習合蕪滁、加速一體化 " 解放思想大討論的重要一站。并建議雙方加強對接聯系,在干部學習交流、技能人才培育、承接產業轉移、開發園區共建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在考察蘇州工業園區時,孫正東表示,蘇州 " 下好改革棋、走好開放路、打好創新牌 " 的做法很值得學習,要加強與產業園項目對接合作,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和優化產業分工配套布局,形成復合聯動的產業體系。

△蘇州工業園區

曾被視作長三角 " 邊邊角角 " 的農業大市阜陽,近年正在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據公開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阜陽全市實現生產總值 2300.4 億元,同比增長 10.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占全省的 6.8%,居皖北第 1 位

與南京滁州兩市地緣相近不同,蘇州與阜陽相距 500 多公里,但在鄭阜高鐵和商合杭高鐵北段通車賦能下,阜陽到蘇州時空距離僅需 3 小時。此番結對幫扶,將極大加深兩市聯系。

面對這一機遇,12 月 8 日深夜 " 阜陽發布 " 發文,稱按照《方案》要求,蘇州市將與阜陽市共建省際產業合作園區,探索創新飛地、園中園等模式和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等機制,鼓勵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率先布局,積極推進產業轉移與承接。

" 在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蘇州有許多產業要進行轉移,進行外溢,而阜陽可以抓住這個機遇,做好產業的承接轉移。" 上述文章指出,隨著蘇州阜陽結對合作幫扶的開展,兩地將在人力資源配置上進行深度合作,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享平臺,共同培訓培養各類專業人才,既促進兩地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

徐州與淮北:
就近受援,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

12 月 9 日," 徐州發布 " 發布《重磅方案!徐州被委以重任!》,表明徐州態度,并梳理了兩市在近年來的深度合作歷程。

△徐州云龍湖音樂廳全景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自 2018 年首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舉辦以來,徐州與淮北就已走上協同發展的快速路。近日,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劉惠指出,以皖北集聚區建設為主抓手,加快打造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新的增長極。其中提到,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

徐州與淮北山水相連,被淮北人視為 " 母親山 " 的相山自徐州蜿蜒而來,淮北部分水系也源自徐州地區。兩地距離很近,淮北市的 " 飛地 " 杜集區段園鎮,到徐州市云龍湖景區僅 6 公里、到徐州地鐵 1 號線路窩站僅有 4 公里。從淮北到徐州共有 10 條通道相連,淮徐快速通道已于今年 2 月開工建設,未來可直達徐州市區。

△淮北濉溪柳孜文化園

作為近鄰,近年來兩地黨政代表團多次交流互訪,感情也越走越親,淮北市委書記張永更是用 " 走親戚 " 表明來徐考察的來意。兩市在城市特征上也極為相似,都曾是 " 煤城 ",目前都處于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

淮北就近受援,將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目前,從產業協作協同、園區合作共建、交通互聯互通到生態環保聯防聯動、社會事業融合發展等諸多領域加強合作。

產業方面,淮北段園是融入徐州的 " 試驗田 ",是淮北承接徐州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制造等外溢性較強的產業轉移地。據統計,段園鎮現有企業 70 余家,年產值達 33 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32 家,徐州產業轉移企業約占 40%。今年以來,新入駐 5 家招商引資企業中徐州企業就占 3 家。

專家:
結對幫扶利于經濟內循環和共同富裕

對于滬蘇浙城市結對幫扶皖北 8 市,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蘇省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王興平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幫扶結對機制不僅有利于長三角一體化往縱深方向推進,同時也有助于長三角形成經濟內循環。

" 疫情下,經濟的循環模式在改變,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背景下,國內循環既包括國內大市場的循環,也包括地域性循環。幫扶結對有助于投資、人才等一些要素加速流動,優勢互補,形成長三角內部循環。" 王興平說。

" 這一舉措能夠促進地區長期發展,走向良性發展軌道。"江蘇師范大學教授、" 一帶一路 " 研究院首席專家沈正平指出,結對幫扶是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長三角地區核心區的發展,帶動周邊地區協同發展、快速發展,邁出了實實在在的一步。" 這種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在產業對接、干部交流等各方面,都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帶動地區發展,縮小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作者 | 熊平平 周明 楊曉冬 張曉培 高達

文章來源 | 現代快報 +

關鍵詞: 江蘇 結對 皖北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