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全國推廣!“高產窮縣”阜南如何逆襲成為樣板

時間:2022-01-12 08:25:26    來源:阜陽日報    

“阜南樣板”經驗做法已推廣至140個縣,其中全國產糧大縣116個、國家級脫貧縣69個,服務耕地500多萬畝,訂單收購優質糧食100多萬噸,促農增收7億多元——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的這一消息,令人振奮。

什么是“阜南樣板”?為何值得全國推廣?

2018年起,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定點幫扶阜南縣,立足其產糧大縣優勢,以優質糧食工程為抓手,實施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等“五優聯動”,推動延伸糧食產業鏈、提高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協同”,探索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阜南樣板”。

簡單的釋義背后,是阜南用三年多時間,在持續增加優質糧食供給中,一步步探索出來的經驗。

阜南是產糧大縣,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長期以來,當地農業生產方式比較粗放,種原糧、儲原糧、賣原糧,小麥品種多達百余種,與市場需求脫節,糧食畝產、品質上不去,連年豐產不增收。

“高產窮縣”如何逆襲成為全國樣板的?

阜南對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經過科學分析,發現當地適合種植弱筋小麥,于是從原來一百多個品種中,優選出六個品種進行示范帶動。

2018年開始,阜南示范種植優選品種1.5萬畝,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擴展到30萬畝,2021年達35萬畝左右。此外,全縣單一品種種植整建制鄉鎮達到7個,單一品種連片種植萬畝示范片達到20個。

“統一土地組織、統一技術措施、統一機械作業、統一金融保險、統一烘干收儲、統一品牌打造”全程標準化服務,讓阜南農戶種植無憂,實現“優產”。隨著科技助農水平提升,該縣小麥畝均增產100-200斤,小麥赤霉病發病率低于1.5%。

在此基礎上,收購、加工、銷售等產業鏈各個環節迅速跟上。

引入中化農業和中糧貿易兩家龍頭示范企業,建成30萬畝優質小麥基地,以高于市場價5%的價格訂單收購,每畝助農增收約200元。引進小麥加工龍頭企業——中裕食品公司投資6.3億元建設面粉生產和食品加工廠,優質糧實現就地加工轉化。目前正在建設的皖西北(阜南)糧食產業園,有望成為帶動阜南、輻射周邊的百億級特色產業集聚區。

2020年,阜南推廣優質糧食面積達120萬畝,糧食總產90萬噸,每畝增收100元,農民增收1.2億元。該縣發展糧食加工企業18家,糧食加工業產值突破16億元,是2016年的近2.5倍。

通過優質小麥“示范種植-規模化種植-就地加工轉化”三步走,阜南初步探索出龍頭企業帶動、優質品種規模化種植、糧食提質增產、農民增收的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1年6月18日,時任阜南縣委副書記、縣長李云川應邀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向全國介紹阜南經驗。同年6月2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阜南召開全國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二次現場經驗交流會,推廣糧食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阜南樣板”經驗。

眼下,“阜南樣板”正在迅速復制、彰顯成效。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顯示,通過推廣“阜南做法”,兩年間全省累計增加優質糧728萬噸,促農增收18億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評價道:“從阜南縣這個‘小切口’入手,著力解決我國糧食‘高產窮縣’的‘大問題’,‘阜南樣板’是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 阜南 樣板 高產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