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別山,碧濤響洪甸。在金寨縣響洪甸水庫中心,有一個小島,島上唯一的醫生因為對先輩、對自己、對職業的承諾,20余年堅守在島上,守護著故鄉人,他就是余家軍。
近日,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向社會發布2021年“誠信之星”,包括2個集體和8名個人,余家軍光榮入選。
一句承諾,“大山的兒子”不忘本
1月15日,驅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記者來到了位于大別山深處、響洪甸水庫邊的金寨縣麻埠鎮。下車乘船,在碧波萬頃的響洪甸水庫上行船近50分鐘后,記者踏上了齊山村海島村民組,余家軍就在此行醫。曾作為衛生站使用的船屋依然系在岸邊,新建成3年的麻埠鎮海島衛生站就在岸上。此時,余家軍卻不在衛生站中。“余醫生帶著幾個病人去縣醫院瞧病了,還沒回呢。 ”島上的村民說起余家軍,語氣中帶著一絲絲的溫暖,仿佛說到了親人。
“海島”本不是島,而是大別山深處一個秀美的山村,上世紀50年代因為修建響洪甸水庫,麻埠鎮沉入湖底,山村也變成了東西相隔的兩座小島,取名“海島村民組”。從此,幾百名村民出行全靠行船。
凜冬已至,水庫里寒風瑟瑟,下午4點半天色已暗,遠處水面上才傳來小船發動機聲,村民都知道,這是余醫生回來了。當天早上6點多,余家軍開著這艘小船,接島上3名病人到鎮上,再駕駛小車前往縣醫院。一天時間里,余家軍自掏油錢,還請幾名病人吃了一頓午飯,直到把3人送回家中,他才遲遲趕回衛生站。這樣的忙碌生活,對于余家軍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我1999年回到家鄉海島組,之前在外學醫,本希望能學得一身本領走出大山。”余家軍告訴記者,在大山之中、孤島之上,因為交通不便,很多老人因為就醫困難得不到照顧,他的父親也因此耽誤了病情去世。
“軍子,回來吧,咱們這里需要一個醫生。 ”父親臨終前的囑托,沉沉地壓在余家軍的心頭。
“在我最糾結的時候,我的爺爺指著島旁的湖面告訴我,‘革命戰爭年代,紅軍的醫院就設在這里,就在這湖面之下。那時候那么多先烈舍生忘死,你是大山的兒子,是紅土地養育的人,不能忘本! ’”
原來,上世紀30年代,鄂豫皖紅軍第三后方總醫院設在麻埠,其中一個分院就設在如今的海島村民組。
紅色土地的光榮歷史和爺爺的及時鼓勵,激勵著余家軍下定決心,扎根海島組,為村民解除病痛。1999年,他和妻子返回家鄉,把一艘船屋停泊在東西兩島之間,開始行醫生涯,至今已是22年。
責任在心,他成了“海島人”的親人
齊山村海島村民組有200余名村民,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只剩80余名60歲以上的老人留在故鄉。這些老人不少都患有慢性疾病,家人之所以能放心老人在家,便是因為余家軍是他們所有人的“親人”。除此之外,水庫對岸金莊村還有300多人也是余家軍的服務對象。
1月10日夜里12點多,海島組村民祝鴻霞的兒媳婦打來電話,86歲的祝鴻霞突發心臟病,身體十分不舒服。接到電話后,住在衛生站、剛剛把被窩焐暖和的余家軍立刻穿上衣服,開動小船出診。
島上行醫20余年,余家軍積累了豐富的夜間行船經驗。他從來不在船頭掛燈,因為夜里小燈照不到遠處,反而會使水面反光晃花眼睛,簡陋的小船上沒有衛星定位系統,余家軍全靠觀察黑暗中山脈的形狀尋路。等到為祝鴻霞開好藥、讓她病情穩定下來,余家軍回到衛生站已是半夜2點多,數九寒冬,水庫上寒風凜冽,下船時余家軍已凍得手腳發麻。
“軍子人沒的說,咱們住在島上的人,誰沒有被他瞧過病啊,他對待我們是掏心窩子的好! ”村民張楚東說起余家軍,滿口夸贊。
余家軍剛上島行醫時,張楚東有過疑慮:這個在外學醫的年輕人能否挨過島上的寂寞偏僻,會不會干幾年就走人?
2018年,張楚東的妻子在家里突然昏厥,余家軍趕到之后,決定把病人送到六安市治療。 “那天正好大霧,湖面上稍遠點啥都看不見,軍子也不怕危險,帶著我們就走,在湖上迷路,繞了七八個圈子。我看到他頭上都是汗,和我一樣著急。他是真把我們當親人啊! ”張楚東告訴記者,一行人趕到六安之后,因為病情嚴重需要轉診,余家軍一路相隨,陪著夫妻倆前往合肥醫治,最后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 “多虧了軍子,我老婆命是保下來了,現在他每個禮拜都到我家給我老婆檢查,是咱們家的救命恩人啊。 ”張楚東說。
行醫多年,余家軍不是沒遇到過危險,大霧天在水庫里兜兜轉轉找不到家、大風天小船晃蕩幾乎傾覆、黑夜里伸手不見五指船撞島差點落水……余家軍都經歷過。 “水庫最深的地方70多米,完全不怕那是不可能的。大風、大雨、大霧,我在這船上心里也發怵。但我是一名醫生,為病人看病是我的責任,如果因為我的猶豫而耽誤了病人,那是我一生的遺憾! ”余家軍堅定地說。
如今金寨縣基層醫療條件大幅改善,轉診手續也逐漸規范,余家軍不再像過去需要那么頻繁地轉送病人出島,但只要村民有需求,他總是二話不說,風雨無阻。多年來,不論是行船還是開車送病人轉診,余家軍沒有找病人要過一分錢,一年光油錢就要多花上萬元,卻從不抱怨。在海島組采訪,“親人”“恩人”是村民對余家軍使用得最多的稱呼。
“這么多年來,余家軍守在島上,為群眾送醫、送藥、送服務,不僅是村民們的醫生,更是他們的親人。通過他的艱辛付出,庫區群眾的大病發生率顯著降低,群眾的幸福感大幅提升。”麻埠鎮鎮長陳德品說。
面對榮譽,他不改醫者仁心
2019年,在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余家軍和他的衛生站告別小船,在海島上安家。全新的衛生站擁有寬敞的露臺,開闊明亮、分類明確的診療區、觀察室、檔案室、藥房,甚至在二樓還為來看病的孩子設立了活動游戲空間。“他看到新衛生所的那一天,是我這20年里見到他最快樂的一天,能讓病人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就診環境,一直以來都是余家軍的一個夢想。現在靠著社會、政府的力量,終于讓他達成了夢想。 ”余家軍的妻子吳起嬌說。
不讓好人只有付出沒有回報。近年來,金寨縣各級黨委、政府為余家軍解決了種種困難,解除他行醫的后顧之憂。“村醫的收入和服務對象的多寡直接掛鉤,余家軍服務對象只有五六百人,單靠村醫報酬,他一年只有1萬多元的收入,還不夠每年接送病人所花的油錢。”金寨縣衛健委副主任汪承聰告訴記者,金寨縣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每個月給余家軍發放3200元的工資,并為他購買了五險一金,讓余家軍的生活有了保障。隨著我省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百千萬”工程的推進,金寨縣也積極安排余家軍參與各種培訓,幫助他提升業務能力。
二十余載如一日,余家軍堅守小島守護鄉親們的健康。余家軍告訴記者,一直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兩個孩子。因為工作繁忙,兩個孩子從小就少有陪伴。女兒七八歲時掉到水庫里,自己在給病人看病都不知道,多虧了其他病人瞧見了把她撈上來。兒子在縣城上學,平時都是妻子在照顧他。有時,妻子回來幫忙,兒子就一個人住在縣城。
余家軍堅守對鄉親們健康的承諾,獲得各級組織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獲得了“最美鄉村醫生”“中國好人”“誠信之星”等一系列榮譽。
再多的困難,都沒有動搖余家軍守護“海島”鄉親健康的決心。 “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不論哪一個身份,都要求我為人民服務。只要他們有一天還需要我,我就堅持在這里! ”余家軍說。
·短評·
對于不在小島生活的人來說,島上的行醫不便和村民對及時獲得醫療保障之迫切需求都很難想象,進出小島,都需要行船近1小時。 22年,為了履行對鄉親們健康的承諾,余家軍一次又一次放棄了離島的機會,把自己和事業都扎根在島上。
22年里,余家軍的工作沒有炫目的光環、沒有驚心動魄的壯舉。但他用日復一日的堅持、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向善的力量,闡釋著醫者仁心的含義。(記者 袁野 通訊員 施家海)
上一篇:【新春走基層】“悅讀壽春”潤古城
下一篇:合肥交警發布春運出行提示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
門庭若市打一生肖是什么動物?門庭若市的意思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從釋義來看形容非常熱鬧,而12生肖中最喜歡熱鬧的生肖是馬,再加上有成語成
2022-10-28 22:49
蝦仁蒸蛋等于砒霜是真的嗎?蝦仁蒸蛋需要把蝦先煮熟嗎?不小心吃了生蝦仁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網傳蝦皮蒸蛋吃了人會出現上吐下瀉、肌膚瘙癢紅
2022-10-28 22:4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養老服務人才匱乏、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低,一直是困擾養老服務發展的難點、重點和堵點問題,為了
2022-10-28 18: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為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現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煙臺市萊山區出臺了《萊山
2022-10-28 18:4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秦文濟南報道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方便蟠龍路、虎山路周邊居民出行,填補蟠龍路、虎山路等部分路段公交空白,自10月29
2022-10-28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