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安慶空氣質量達到“國標” 綜合指數全省第三 PM2.5和臭氧濃度“雙下降”

時間:2022-02-10 12:14:09    來源:安慶新聞網    

日前,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1年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質量排名,安慶躋身全省“前三強”,位列第三位,比2020年上升1位,環境空氣質量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全面達標。

據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質量排名顯示,2021年,安慶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50,排名第三,僅次于黃山和宣城。同時,安慶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變化率為負數,這表明安慶市空氣質量比去年有所改善。

安慶空氣質量持續向好的背后,是安慶市堅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的方向不變、力度不減,2021年,安慶市以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主攻重點企業、重點工業園區和移動源污染治理,持續削減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臭氧污染得到遏制。

圍繞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加快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培育了一批綠色產品、創建了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全面推升工業綠色發展水平。同時,加快推進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繼續實施水泥、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搬遷工程,化工企業搬遷至合規園區。此外,持續強化“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去年以來,共取締關閉、整頓規范“散亂污”企業21家。

去年,安慶市深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廢氣治理。工業VOCs廢氣方面,累計排查涉VOCs重點企業508家,引入“環保管家”幫助企業制定VOCs“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共完成40家企業218個治理項目,初步核算年減排VOCs近千噸。鍋爐窯爐方面,全市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全面清零,完成燃氣鍋爐低氮改造80余臺,淘汰煤氣發生爐11臺。執法檢查方面,對9家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不滿足控制要求的企業進行立案查處。

移動源污染治理方面,安慶市加大在用車船監督執法力度。初步建成“天地車人”智慧化監管系統,對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開展全天候、全方位監控管理;限制高排放車輛和機械使用,查處尾氣超標柴油車384臺,罰款7.6萬余元;開展船舶燃油質量檢測,對3艘燃油含硫量超標船舶實施處罰。

去年以來,安慶市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在加強預報預警能力建設,提供未來7天大氣擴散條件預報和AQI(空氣質量指數)預測的同時,持續加強人工影響作業能力建設,建成五橫鄉花溪茶谷人工增雨焰爐作業點,填補安慶城區人工增雨作業點空白,共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5次,有效改善環境質量。

據了解,2021年,安慶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臭氧平均濃度為13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7%,實現了PM2.5和臭氧濃度“雙下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8.8%,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1天,環境空氣質量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按照國家制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環境空氣功能區分為兩類: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二類區為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也分為兩級:一類區執行一級標準;二類區執行二級標準。”據大氣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創下了有監測記錄以來空氣質量最好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

“今年,我們將全面落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總要求,堅持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三個協同’,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三個優化’,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攻堅戰’,讓安慶的天空更藍。”市大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媒體記者 白萍 通訊員 邱竹兵)

關鍵詞: 安慶 空氣質量 臭氧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