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GDP增速領跑長三角后,蕪湖強調“心態歸零”有深意

時間:2022-02-12 07:44:06    來源:蕪湖日報    

“蕪湖正處在一個經過努力就能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期。”

“我們要清醒看到,對照省委省政府賦予蕪湖的使命,對照未來五年經濟總量達到7000億的目標,我們的工作還有短板和不足。”

……

掩卷入屜,重新出發。

2月10日,蕪湖召開全市“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集體調研總結會。對于這座城市的現在和未來,蕪湖市委書記單向前用“心態歸零”作為總結:“鞏固蕪湖良好的發展勢頭、保持在全省的領先位次,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關鍵是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精神,以歸零之心對待成績,以居火屋、行漏船之心對待挑戰,以夜不能寐之心對待短板,以起而行之、生龍活虎的果敢姿態發起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攻勢。”

2021年,蕪湖市GDP總量突破4000億元,增速11.6%、位居長三角第一。但是,放眼長三角和全國范圍內,與特別優秀城市相比,蕪湖在產業規模、城市品質、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小富即安”“小成即可”不是蕪湖應有的追求。只有不斷自我加壓、抬升標桿,才能發起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攻勢,努力交上“開門紅”“全年紅”的精彩答卷,才能逐漸抵近“十四五”發展目標。

“心態歸零”的背后

歸零心態也叫空杯心態,就是忘記昨天,忘記成績。只有認識差距、保持清醒,蕪湖才能在更寬視野中對標長三角乃至全國先發區域。

我市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蕪湖城市綜合實力居長三角中心區27個城市第20位,進出口總額居第16位,城市創新能力居第11位。2021年,蕪湖市在建5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11個,但100億元以上的僅2個。

當地企業家曾表示,蕪湖是光伏玻璃生產大市,且交通運輸條件良好,配套企業也非常完整,但全國最大的光伏組件基地卻不在蕪湖。此類情況,值得深思。

想要加速追趕先發地區,蕪湖尚需持續發力。

“牽引性強的大項目不多,各個載體單位發展不平衡,高層次人才比較緊缺,抓經濟工作的專業化能力不足,少數干部作風不嚴不實等等。”10日召開的總結會,對這座城市的短板一一剖析。

“城”的問題之外,“人”的問題也應被關注。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在長三角城市群27個城市中,蕪湖以364.44萬人的人口總量居第20位,總量規模較小;而蘇浙兩省18市大部分城市的人口規模在500萬人以上。

對于當前蕪湖而言,如何為安徽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如何躋身長三角第一方陣,如何挺進全國50強城市,這些目標都需要下更大力氣來完成。正如單向前所說,“蕪湖市委市政府把重點項目集體調研作為新春第一事,就是要讓大家始終保持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迅速在全市上下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熱潮。”

“四個環境”成為發力點

2月7日,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在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上,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一針見血地強調,“發展的差距背后是營商環境的差距。”

3天后,走遍了11個縣(市)區和開發區、22個項目后,蕪湖各級領導干部在總結會上形成共識:做好今年的“雙招雙引”工作,既要立足當前抓項目,更要著眼長遠優環境。

單向前用打造“四個環境”,即協同高效系統完善的產業生態環境、富含真金白銀真情實意的營商服務環境、宜居宜業近悅遠來的城市生活環境、真抓實干奮勇爭先的干事創業環境,概括蕪湖的發力點所在。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寧波則表示,要在思維方式、工作方法上全面對標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精準制定政策,持續放大蕪湖營商環境品牌效應。

就在總結會召開當天,蕪湖發布助企“開門紅”若干政策,圍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初創企業發展、支持工業企業增產增收等方面,助力企業實現“開門紅”、確保“全年紅”。

總結會上的一些“金句”,也道出蕪湖的躍升路徑所在——

“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想著給企業、人才提供什么服務,干自以為是、‘替人做主’的事情。”

“要樹牢‘自己人思維’,多一些‘情境式’體驗、‘沉浸式’感受,真正把方便留給企業和人才、把麻煩留給自己。”

更加優質的環境,將為產業發展賦能。今后,蕪湖市十大新興產業鏈推進組將繪制產業鏈圖譜,抓好龍頭企業招引培育,力爭今年引進50家以上頭部企業。同時,把企業上市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抓,對重點上市對象建立服務專班,力爭今年上市工作有新突破。在首位產業方面,將聚焦做大做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率先將其打造成世界級產業集群,力爭早日跨入萬億級產業行列。

把“優勢”轉化為“勝勢”

蕪湖有山有水有文化,自然稟賦優越,在全國300多個地級市中屈指可數。但是,只有把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城市能級優勢和“雙招雙引”勝勢,才能使蕪湖的發展與省域副中心定位相匹配,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記住蕪湖、愛上蕪湖、留在蕪湖。

從去年開始,蕪湖結合人民城市建設開展“雙百攻堅”活動,下大力氣解決工期拖延、資產閑置、“馬路拉鏈”等群眾反映強烈問題。今年,蕪湖又編制8大類、230多個項目,切實補齊教育、醫療、住房、市政、文化、體育等領域短板。

一些企業家曾反映,蕪湖部分區域產業發展、城市建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對此,蕪湖各縣(市)區、開發區將堅持以產促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推動更多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和商業網點向區域內延伸,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產業配套功能。

“硬實力”之外,“軟實力”也至關重要。今后,蕪湖將不斷擦亮“歡樂蕪湖”品牌,為城市增添更多歡樂元素、煙火氣息。同時,充分發揮人民城市建設合伙人作用,讓更多企業和人才堅定選擇蕪湖、扎根蕪湖的信心決心。

“當前的差距,也是蕪湖未來的前進空間。”寧波說,隨著各方面工作逐步對標一流,一批改革創新做法深入實施,我們一定能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實現更大作為。

干事創業,更離不開人這個重要的因素。“蕪湖要實現更好更快發展,不能一波人在干、一波人在看,必須全方位、全時段、全社會爭先進位。”單向前表示,蕪湖將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干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雙招雙引”工作中,聚焦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人民城市。

壬寅虎年,心態歸零,向著更遠更宏偉目標,蕪湖再次出發!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