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安慶20余萬人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

時間:2022-02-23 11:54:07    來源:安慶新聞網    

去年以來,市民政部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摸底排查困難群眾,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機制,不斷織密織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網,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目前,安慶市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系統已匯聚民政、鄉村振興、殘聯等部門基礎數據近100萬條,20余萬人納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

聚焦救急解難,筑牢“兜底防線”。“簡”程序,將縣級民政部門承擔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臨時救助等三項救助審核確認權限委托下放鄉鎮(街道)實施,2021年共受理群眾救助申請11898例。“快”響應,打破戶籍限制,實現三項救助縣域內通辦,在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135人次。“高”標準,完善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將鄉鎮(街道)臨時救助的審批額度從低保標準的4倍提高至6倍。“全”覆蓋,依托全市1573個村級社會救助協理員和3.85萬個網格,通過線上及時比對、線下實地摸排,走訪慰問1.06萬戶次。

聚焦精準高效,杜絕“返貧致困”。積極建設安慶市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系統,暢通皖事通、支付寶、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救助申請渠道,逐步建立信息完整、分類分級、全市統一的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數據庫。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根據家庭支出驟增、收入銳減、人口變化等4個分級監測預警維度的嚴重程度,采取針對性的跟進措施,及時預警發現可能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

聚焦困有眾助,打造“溫暖救助”。市民政部門將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納入年度預算,大力推行“物質+服務”救助模式。2021年全市累計落實購買社會救助服務資金1552萬元,購買服務項目55個,配備工作人員348人。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濟困志愿服務,在全省首創志愿服務“時間銀行”激勵機制,全市新設8家慈善冠名基金,籌集資金664.79萬元,專項用于“一老一小”困難群體救助幫扶。(全媒體記者 雷琳琳 通訊員 劉中山)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