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新春走基層】“三長”治鄉村 奏響“振興曲”

時間:2022-03-03 15:03:30    來源:懷寧新聞網    

鄉村治、百姓安、社會穩。近年來,我縣先后獲批為全省鄉村治理試點示范縣、全省鄉村治理農村改革拓展試驗區。為提升鄉村治理新成效,我縣積極構建以基層黨組織領導為核心,多元化有形服務載體并存的“一核多元”服務體系,在開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礎上,探索出“理事長”“聯防長”“網格長”為代表的鄉村治理新路子,讓鄉村善治為鄉村振興釋放出更大能量,也讓當地群眾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理事長”獻智出力助自治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來到高河鎮查灣村,記者看到田園里一片碧綠,路邊池塘中清波蕩漾,遠處丘陵上樹林茂密?!拔掖迨鞘〖壝利愢l村建設示范村,也是國家級森林村莊,這些年村容村貌變化很大,都離不開‘理事長’的辛勤努力啊。”查灣村黨支部書記操凌生說,村里10個村民組都成立了村民理事會,理事會的負責人就叫“理事長”,他們義務為村里做事,直接參與鄉村治理。

“最近,我正在勸導村民把山上的墓地遷到村里的集中深埋點。馬上要到清明節了,村民在山上分散上墳,如果燒紙,容易引發火災。村里劃出一塊平地作為深埋點,既方便群眾文明祭祀,又節約了土地資源。等山上的墓地都遷移下來,就能把山場流轉出去,種植藍莓或果樹。”今年70歲的新村組“理事長”操基安,是一名老黨員,他帶著理事會成員一直為村里的大事小情出謀劃策,主動響應政府號召,通過自身優勢,在鄉村教育、紅白喜事、移風易俗、產業發展等方面自愿奉獻一份力量。

村民的事自己辦,大家的事商量辦?!拔掖褰ⅰ硎麻L’制度以來,選出五老人員參加村民理事會,讓他們獻智出力,帶著村民們一起把村子建好?!辈倭枭嬖V記者,近年來,該村在“理事長”的參與下,累計整合資金2500多萬元,全面改善了村里的水、電、路、訊、氣、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成美麗鄉村示范點、海子文化園等,既提升了群眾的生活條件,又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基礎,已初步建成“村莊美、生活美、田園美、環境美”的生態美麗鄉村。2019年12月,該村被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4月,榮獲“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

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該縣創新鄉村治理新平臺,在全縣各鄉村推廣建立健全村民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新鄉賢工作室等村民自治組織,將有威望、有經驗、有文化、有熱情的村民吸引到自治組織中,積極引導鄉村在自治組織內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公益慈善、文體娛樂、旅游發展等相關服務。目前,全縣243個村自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工作協商委員會全面建立,自治延伸與分層分類分行協商在實踐中不斷推進。

“聯防長”積極參與村里事

“松材線蟲病極易傳染,必須及時將病樹砍伐、集中處置。近期,鎮里統一組織人員對我們組的病樹進行集中處理,還請您配合工作啊?!比涨?,在小市鎮平坦社區新建組,松材線蟲病整治在即,“聯防長”黃月玲挨家挨戶上門講解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在她的努力宣傳及多方協調下,原本對松材線蟲病整治存有抵觸心理的村民紛紛表示支持,防治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黃月玲是平坦社區的脫貧戶,平時在附近的服裝廠打零工。自從2020年3月擔任聯防長以來,她協助社區做好外來返鄉人員排查等各項防疫工作,主動參與到村組內的各項事務中,認真履行聯防長的工作職責。

“‘聯防長’是我們在疫情防控時開展聯防聯控時設立的,他們來自普通村民,主要工作是在手機微信群、QQ群里接受任務和收集村民反映的各種情況?!逼教股鐓^黨支部書記夏國慶告訴記者,在這兩年疫情防控時期,聯防長一方面配合村里做好防疫工作,另一方面參與社區90多項事務,如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整治人居環境、化解糾紛矛盾等,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重要橋梁紐帶作用,成為社區工作的“左膀右臂”。

據小市鎮黨委副書記曹立軍介紹,小市鎮從2020年探索實行聯防長制度,以村民組為單位,30戶以下設1名聯防長、30戶以上設2名聯防長,由村民組內推選威望高、品行好、責任強、年齡適中且熱心公益的人擔任。目前,全鎮已有330余名聯防長,其中有14名脫貧戶?!奥摲篱L奮斗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宣傳各項惠民政策,了解上報社情民意,還積極參加村級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助推了鄉村治理向縱深發展。”曹立軍說。

“網格長”走村串戶辦實事

在平山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走家串戶,碰到小問題或突發事件,迅速做出回應;面對棘手問題,他們第一時間聯系相關部門予以解決。群眾親切地喊他們為“網格長”。

該鎮大洼社區以9個黨小組為片區,將整個社區劃分為9個網格,社區內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場所、居民小區和企事業單位等全部納入網格,實現了服務管理全覆蓋。社區黨支部書記即是“網格長”,每個黨小組的組長為“網格主任”,社區干部和村組組長為網格員,他們既是政策的“宣傳員”,也是事情的“代辦員”,讓群眾辦事方便快捷,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走進司山村民組,記者看到環村道路干凈平坦,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戶,路燈、景觀燈煥然一新。“我們在網格內還專門聘請環衛保潔人員,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如今的村莊,處處是美景,再也看不到臟亂差現象了?!鄙鐓^黨支部書記范紅霞說,司山組網格每年都由“網格長”出面召集全體村民大會,對網格上年的工作進行評議,再集體謀劃當年需要辦的事項,經全體村民反復討論后進行舉手表決,需要絕大多數與會村民同意才能通過。

“近年來,我們通過深化‘上級補一點、政府出一點、社會捐一點、群眾籌一點’的多元化籌資方式,以較小的公共資金投入,引導和撬動社會資金的參與。目前,李墩、下山、葉屋等6個自然村莊建有居民文化活動中心,勝利、司山、李墩等6個自然村莊建有集體公用大食堂等。”范紅霞說,社區充分發揮“網格長”和“網格員”的作用,帶頭籌集網格建設資金,推動修路架橋等公共事業建設。

據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縣著力激活鄉村治理的“末梢神經”,將全縣243個村、社區劃分為1150個網格,配備網格長243人、網格主任1155人、網格員及組長6361人,在全縣鄉村推行網格化管理,按照“親緣相近、地緣相連、規模適當、管理方便”的原則,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以網格小單元撐起了鄉村治理的大格局。(全媒體記者 檀志揚)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