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點贊!這位裕安區羅集鄉陳墩村工作隊的駐村隊長

時間:2022-03-09 11:35:27    來源:中安在線    

2021年6月10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皋城大地,六安市人民醫院宣傳部副主任崔應江背起行囊走出了單位大門,從此他多了一個身份——羅集鄉陳墩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副隊長。崔應江小心翼翼地別上黨員徽章,向著駐村地點進發。冬去春來,駐村的鄉村美景在悄悄變換,不變的是在鄉間有一道奔波的身影來來回回......

深入走訪調研,吃透村情民意。“自從工作隊到俺們村后,崔隊長隔三岔五上門噓寒問暖,問問我們老兩口身體情況,生活還有啥困難。”提起崔應江,陳墩村脫貧戶黃有福激動地說,“我老伴常年患有多種慢性病,前段時間她的肺氣腫毛病又犯了,子女又不在身邊,來訪的崔隊長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單位幫忙就醫,老伴的病情得以控制。”

崔應江一到村里,就制定每月進組入戶計劃,掌握農戶家庭的具體情況,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制作聯系卡,方便群眾聯系和知悉。他通過板凳會、訪談座談等形式,向群眾深入宣傳和講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相關政策、法律和文件,重點排查脫貧戶、有殘疾人或大病患者家庭、農村低保戶和特困供養人口,摸清農村低收入人口“返鄉回流”、穩崗留工、務工就業狀態等數據信息。

崔應江(左一)

走好群眾路線,為民辦事服務。“這種形式很好,之前我們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的義診活動,這次來的專家技術好,耐心地問,仔細地看。”2021年7月28日,羅集鄉陳墩村患有高血壓10多年的王大媽,在義診專家的指導下調整用藥,拿到一些藥品后,連連夸贊道。目前,崔應江先后聯系幫扶單位組織30多個重點科室的醫療專家共4批次60余人次,到羅集鄉和幫扶村開展4次義診和科普活動,惠及群眾近1000人次,免費發放藥品10000余元。

2021年,崔應江和村“兩委”一起摸底申報村里10名因病或突發事件造成特殊困難的急難家庭,為每個家庭發放1000元救助資金,以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并在七一前夕,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等送溫暖活動。

扎實駐村幫扶,助推產業發展。“臨近春節,村里生產的大米還有一部分沒有銷售出去,讓我們犯了愁。”陳墩村黨支部書記張士銀說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崔應江積極協調組織幫扶單位力量,集中采購幫扶村“華裕香”大米3萬斤,銷售金額20多萬元,幫助陳墩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0萬元。崔應江所在的工作隊積極為發展村級產業項目動腦筋、出點子、想辦法,幫助推行陳墩村與綠海家庭農場打造“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黨建引領模式,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設,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幫扶村注冊的“華裕香”牌稻米被認定為中國綠色食品 A 級產品,年產量可達 323 噸,可提供10多個就業崗位。

對于農戶自產、飼養的特色農產品質優、量小、進入市場成本高且銷售難的問題,崔應江積極動員單位員工、親朋好友和社會人士,幫助農戶銷售家禽、雞蛋、塘魚、手工掛面等農副特產品,截至目前,助力消費幫扶金額近一萬元。“我認為鄉村振興最實在的,就是能夠為群眾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讓他們發自內心的高興,那樣我覺得我的工作就做到位了。”崔應江滿懷信心地說,“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幫扶村走上鄉村振興的大道。”

自駐村以來,崔應江認真履行好“宣傳教育黨員群眾、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協調落實結對幫扶”職責,時刻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謹記“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贏得了父老鄉親的一致好評。關于下一步工作,崔應江表示,“站在新的起點,我將切實扛起肩上的責任和擔子,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竭盡全力地助推陳墩村加快建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鄉村,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林啟艷)

關鍵詞: 裕安區羅集鄉陳墩村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