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銀行凈值型產品售罄了? 現金管理類成重頭戲

時間:2018-10-23 10:37: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銀行凈值型產品井噴 現金管理類成重頭戲

銀行凈值型產品發行正以環比110%的增速跑步前進。在發行端加速的同時,銀行銷售端的困局也正一點點打開,上證報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投資者對凈值型產品的接受度在提高,某些凈值型產品甚至出現了售罄現象。

多位銀行資管部高管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受資產構建能力和產品管理能力兩大因素制約,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

城商行急追而上

據中國理財網的披露顯示,三季度銀行機構共發行了1144款面向個人和高凈值客戶的凈值型產品,較二季度環比增長近110%。

上半年表現平平的城商行在三季度一鳴驚人,當季發行454款凈值型產品,占比近40%,較二季度環比增長了4倍,一躍成為當季發行凈值型產品最多的銀行機構。另一類表現積極的是農村金融機構,三季度發行量破百款,占比提升至10%以上。上半年發行的主力軍——國有行和股份行三季度暫退二線,發行量均在250款上下。

銀行業人士分析,國有行和股份行的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著手較早,所以此前這兩類銀行機構發行量占比更高。城商行數量眾多,如今凈值化轉型也緊跟上來,所以發行量會暴增。

凈值型產品的類型比較多,有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等,“中短期銀行將以穩健為核心開發產品,最典型的就是現金管理類產品。”一位股份行資管人士表示,近日監管政策明確不給理財子公司所發產品設起點,這意味著現金管理類產品可以1元起賣,加上只有銀行才能墊資,現金管理類產品將是銀行凈值化轉型的最優路徑,可與公募基金直接抗衡。

凈值型產品售罄了?

在發行端加速的同時,銀行銷售端的困局也在一點點打開。結合上海、北京數家銀行網點調研情況來看,相較剛推出時的排斥情緒,如今投資者對凈值型產品的興趣在提高,有兩家銀行的主打凈值型產品甚至出現售罄現象。

業績比較基準相對高是投資者逐漸接受凈值型產品的重要原因。“我們的傳統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在4.2%以下,4款主打凈值型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卻在4.6%以上,甚至更高。”上海一家股份行的理財經理介紹說,在市場利率一路下行的環境下,投資者更傾向低風險產品,這4款凈值型產品都是穩健型產品,契合投資者現在的風險偏好,而且業績比較基準相對高,所以賣得不錯。雖然凈值型產品已經打破剛兌,但從調研中投資者的反映來看,仍認為最終實現的收益與業績比較基準相差不大。

凈值型產品漸被接受的另一原因是,部分傳統理財產品被停售。綜合北京、上海理財經理的說法,許多傳統理財產品已停售,主打自營理財多為凈值型產品。

資產與產品雙制約

然而,并不是所有銀行機構的凈值型產品都推進順利。“今年股市債市表現不佳,我行上半年凈值型產品甚至出現過負收益。”北京一位理財經理表示,無奈之下支行只得暫時放棄凈值型產品推進,把重心轉向儲蓄和結構性存款。

顯而易見,各銀行之間的凈值型產品表現不盡相同。多位銀行資管部高管認為,凈值化產品對銀行資產構建能力和產品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這是制約銀行凈值化轉型的關鍵。

所謂資產構建能力,指銀行構建合規高收益資產的能力。“凈值化轉型要求資產‘公允估值’,以契合凈值化產品的凈值展現。”一位資管部高管分析,因此凈值化產品應與標準的權益類資產匹配。然而權益投研能力正是銀行資管的短板,加上當前股市環境低迷,銀行權益資產構建能力很有限。

而產品管理能力,主要指資產估值能力和產品運營能力。前者及時反映基礎資產收益和風險的估值能力,后者反映實時申購贖的交易能力,都是過去的傳統理財產品不涉及的。(韓宋輝)

關鍵詞: 重頭戲 凈值 現金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