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黃山區:做好“水”文章 養出生態富民魚

時間:2022-03-17 17:37:32    來源:中安在線    

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黃山區烏石鎮的桃源村,群山環抱,生態環境優美。3月15日,該村泉水魚養殖基地一片水花翻騰。“目前工人已經全部到崗,我們正忙著進行春季篩魚工作,為泉水魚后續的育苗、養殖做好準備。”養殖基地負責人王華表示。近年來,桃源村根據自身地理優勢和資源稟賦,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泉水魚產業穩步抬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巨大轉變,成為一支漁業潛力股,展現出蓬勃興旺的發展勢頭。

桃源村地處群山之間,氣候宜人,源頭泉水潺潺,流入清澈的西坑河中,為寂靜的村莊增添了不少生氣,俱佳的水質水溫,更成為藏匿于青山綠水之間的致富“密碼”。2017年,桃源村依西坑河建立桃之源泉水魚養殖基地,喚醒沉睡的資源,將“生態泉水養殖”作為工作的突破點和著力點,利用純凈無污染的優質源頭泉水資源發展特色泉水魚養殖,培育出促農增收的新興產業。“泉水魚對養殖環境要求很高,這里水溫低、魚類生長慢,魚肉口感非常鮮美細膩。”王華介紹道。生長在山泉活水中的泉水魚,多食用水內礦物質及天然餌料,是地道的有機綠色食品,肉質緊實、營養價值高,基地主營的泉水石斑魚按市場行情每斤售價可達68元,產品供不應求。為擴大生產規模,2021年,基地投資45萬元建成循環水項目,保障枯水期魚池正常用水,實現2000斤的增產,全年總產量1萬斤,收入達6萬元。

不負山水不負民。近年來,桃源村積極探索資源、資產、資金的多重轉化途徑,摸索出“村委會牽頭、合作社運營、村干部管理、村民參與”的閉環合作模式,成立桃之源特色養殖專業合作社,每年租金約6萬元,讓村級資源轉化成資產、資產轉化成資金,為壯大當地集體經濟蹚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更為可喜的是,養殖基地拓寬了就業渠道,為村民增收注入了源源活水。“基地建立后,村里就聘請我在這里工作,每年還能有2萬多元的收入。”村民朱先明說道。此外,養殖繁忙季,村民到基地工作,每人每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實現了村集體和村民“雙豐收”。多年的探索實踐,因養殖規模、養殖管理等方面達到泉水魚養殖標準化要求,2021年,基地被正式納入黃山供銷集團泉水魚品牌合作基地。

今年以來,該村泉水魚養殖基地鉚足干勁,積極申報集裝箱養殖項目,探索泉水魚養殖的現代化發展路徑。據了解,該項目將打破以往傳統養魚模式,依托集裝箱水產養殖容積大、產量高、損耗低、運輸便利、免受自然災害影響等諸多優勢,實現生態環保、健康安全、提質增量的多重升級,預計實施后泉水魚養殖收入可增加5—6萬元。

“下一步,我們還計劃豐富養殖品種,在石斑魚的基礎上,增加草魚、觀賞魚等魚類,進一步吸納當地村民就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桃源村村委書記張仁兵表示。歡騰的泉水魚與“青山綠水”相得益彰,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不斷擦亮桃源村泉水魚特色養殖新名片。(潘禎祥 胡兆文)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