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合肥鍛造“雙招雙引”3.0版 打造招商“強磁場”

時間:2022-03-30 06:39:37    來源:合肥晚報    

合肥國軒電池材料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個入駐廬江的企業,實現了廬江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無中生有”

合肥中南光電有限公司

協鑫集成公司是一家從事光伏產業的高科技企業

有人說,合肥是一匹“黑馬”,如“開掛”一般成長的背后,是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圖卷。近年來,圍繞“芯屏汽合、急終生智”主導產業,合肥鍛造出“雙招雙引”3.0版,以“全民招商+掛圖作戰+研判決策+項目建設”讓企業紛紛而來,成功落地了一批又一批重大項目。

在商業競爭步入白熱化的時代,合肥如何打造招商引資“最強引擎”,激發優勢產業、戰新產業迸發澎湃動力?通過以下案例,或許可以一探端倪。

跑出一條“新光大道”

答案,或許藏在“鏈式布局”。

在今年2月24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協鑫集成公司作了發言。“有信心在今年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協鑫集成公司總裁舒樺在會上擲地有聲。

事實上,協鑫不是第一個在這種場合發言的企業。但正如協鑫一樣,每個來此發言的企業都有過人之處。

協鑫集成公司是一家從事光伏產業的高科技企業。2020年3月27日,協鑫集團與肥東縣人民政府簽訂協議,項目落戶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

不出意外的話,協鑫將成為肥東第一家年產值超百億的企業,并將助力成就肥東實現千億縣的夢想。

協鑫為啥落戶肥東?這要從當地的光伏光電產業說起。

14年前,合肥中南光電在縣政府的支持下,成為當地第一家生產光伏組件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點燃了光伏產業發展的星星之火。十多年來,目標清晰的肥東錨定戰新產業,瞄準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招商。

做好基建是前提,考驗的是“內功”。包公大道高架拔地而起,肥東高鐵站擴容,S14合周大外環高速穩步實施,東航碼頭等建設按下“快進鍵”,在高質量、多層次的交通格局下,引得“金鳳凰”來此筑巢。

2021年9月,晶科能源在合肥16GW光伏組建和16GW TOPCon電池項目正式開工,一期8GW已在今年1月4日正式投產。該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450億元。一期項目從建設到投產僅81天,彰顯了項目建設的“合肥速度”。目前,企業正在加速項目建設,二號廠房預計今年二季度末達產,三號廠房力爭年底前全面投產。

可是光有基建也不行,企業貢獻大,它要求條件自然就高。

2020年3月27日,協鑫集團正式落戶。“通過‘量身定制’打造招商引資優惠包,疊加資源和資金雙重優勢資源,這才讓項目落得快、落得好。”肥東縣投資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年圍繞合肥“芯屏汽合”主導產業延鏈、強鏈,緊握光伏光電產業“方向盤”,以資源配置向優質企業集聚,土地要素向優質項目集中,開足馬力,跑出一條“新光大道”。

透過“速度”看“力度”

在廬江縣招商隊伍里盛傳一句話: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在廬江化工園,2家企業負責人提到對這里營商環境的感受時,感慨不已。

天鐵是一家發端于江蘇宜興的新能源電池材料企業。2021年,浙江天鐵年產50000噸鋰鹽及3800噸烷基鋰系列及其配套產品項目。簡單來說,如果將電池產業材料分為上、中、下游,天鐵所在的位置可以說是“上游的上游”。

2021年9月,該企業立足于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布局,選址合肥廬江縣。“再過不久我們就要正式投產,感受到了‘廬江速度’。”安徽天鐵鋰電新能源項目負責人曹志人感嘆,“化工項目審批流程本來就復雜一些,好比原本要走一年的路,現在半年就走到了。”在他的眼里,將企業布局在此是十分明智的選擇。

相較于廬江,當時還有不少競爭城市。從交通條件、投資成本來算的話,同類型的選擇余地還很大,廬江不算十分出眾。最后,真正打動天鐵的,還是其政商和營商環境。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廬江建立了一支熱愛招商、服務意識強、有鉆勁的干部隊伍。

為解決企業落戶問題,廬江縣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為各企業配備指導員,窗口單位、公共服務標準化的服務軟環境讓企業感受到回家一般的溫度。在招商環節中,廬江不遺余力地在發揮好后發優勢上做文章。

“來到這里的第一天晚上通知我們11點開會,這讓我們大吃一驚。與會領導的專業和敬業,讓我們深受感動。”采訪中,合肥市賽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攀搶過話來。對于“優待”,他也有相同感受。總部在珠海的賽緯電子專注生產電解液,今年預計產值能達到300億元。去年,同樣是出于長三角產業布局的需要,選擇來到了廬江。

為什么選擇廬江,馮攀算了一筆賬。1噸電解液倉儲成本在500元,加上物流,成本是一筆不小費用。入駐廬江化工園后,不僅倉儲物流得以實現最大程度節約資源,還可以就地與其他上下游企業聯合轉化生產。“以去年的產量計算,企業可以節約12億元,十分可觀。”馮攀感嘆。

“目前園區產業鏈相對完整,從下游到中游,一應俱全。”據廬江化工園分管負責人介紹,園區對入園企業有充分的考量。不僅給予明確優惠的政策,還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難點提前梳理并“減負”。比如,園區建立的周報制度,可以幫助企業減去復雜的行政手續。

合肥國軒電池材料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個入駐廬江的新能源電池材料企業,實現了廬江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的“無中生有”。2015年2月,合肥國軒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簽約落戶廬江,并于2015年10月份投產,從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僅用了8個月時間,創造了廬江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史上的“國軒速度”。目前四期項目在建,建成后可形成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產能。

新能源材料如何成為廬江發展新的“起跳點”?問題的答案,仍在于產業鏈招商。廬江縣圍繞合肥市新能源產業開展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招商,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重點規劃區域在廬江高新區及廬江化工園,主要圍繞合肥國軒等龍頭企業,積極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將電池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四大主材作為首要招商方向,進而向電機、電控、BMS、電池、整車等方向發展。

鏈式招商持續迭代升級

在確立明確的產業鏈招商路徑之前,招商引資苦方向久矣。而現在,許多企業家和客商“用腳投票”。

2020年6月,合肥市印發《合肥市做好“六穩”“六保”抓細抓實經濟發展工作“123+10”行動方案》,從市級層面提出產業鏈“鏈長制”,通過鏈式招商,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條,壯大了產業集群,提升了產業層次。

產業鏈招商,帶給合肥的驚喜,不止于此。2021年,全市新簽約重點招商項目超1400個,其中重點產業鏈項目870多個,占比超60%;新建省外億元以上項目中70%左右為戰新產業項目。引進格拉默中國總部、斑馬華東運營總部等總部類項目130多個,中科星圖、航天宏圖等一批空天信息產業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概括來說,從改革開放發展至今,合肥“雙招雙引”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合肥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鍛造出“雙招雙引”3.0版。

合肥產業鏈招商已日漸成熟,蹄疾步穩,迭代升級。近日,合肥市進一步完善“鏈長制”,聚焦16個重點發展產業,建立重點產業鏈發展工作專班,推進“延鏈、補鏈、強鏈”。

積極開展委托代建廠房、配套提供員工公寓等服務舉措,實現企業“拎包入住”,企業可在投產經營后分期回購;對一些高新技術產品,通過“首臺首套”采購等方式,為招商引資企業新產品打開市場空間……從撿到籃子里面的都是菜,再到招商選資,除了強大的要素保障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便是強化軟服務。

這些年,合肥圍繞存量企業做好服務,廣泛了解企業發展訴求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幫助企業紓難解困并積極對接產業鏈招商引資工作。發揮鏈長制在協調各種要素資源所有者關系方面的優勢,為招商引資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集成式的設計服務。

對合肥來說,選擇產業鏈招商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是成功的第一步。今后,合肥將以強鏈、延鏈、固鏈、補鏈作為支撐,不斷營造“結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永做好朋友”的營商環境,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心態,陪伴著成長期的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一起向未來!

關鍵詞: 雙招雙引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