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陜西鳳翔這個女人不一般 帶動40位村民跟她干 靠種蔥一年收入上千萬

時間:2022-04-04 19:45:19    來源:騰訊網    

在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qū)糜桿橋鎮(zhèn)西白村,說起“蔥姐”張紅娟,那可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大家都說她是建育苗大棚、推廣機械化種植、帶領鄉(xiāng)親種蔥致富的女能人。

說話,快人快語;干事,干脆利落。這是張紅娟給人的印象。從十年前初識大蔥種植,到十年后成為行家里手,用張紅娟的話說:過程充滿了甜酸苦辣。

2013年夏,張紅娟作為高級職業(yè)新農人,隨鳳翔農業(yè)技術培訓中心到楊凌農交會參觀學習,產生了種植大蔥致富的想法。回來后她又去山東、江蘇、成都、西安等地考察,認定大蔥種植是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說干就干,張紅娟流轉了50多畝地,成立了鳳翔縣寺頭田園果蔬專業(yè)合作社專門種大蔥,在立項和政策方面得到了區(qū)、鎮(zhèn)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然而,育苗成了不可跨越的第一關。為此,她吃住在育苗基地,遇到問題,就打電話向技術人員、專家請教,經過不出苗、出苗差等后,終于育出了可用的蔥苗。一轉眼兒到了收蔥季節(jié),張紅娟的辛苦終于換來了大蔥豐收,50畝產值達到50萬元。

如今,張紅娟已成功完成品種改良和種植現代化,有了北斗導航開溝機和三臺大型大蔥移栽機。過去40人40天的工作量,現在只需10人2天就可完成。合作社現栽植大蔥300多畝,新建育苗大棚10000多平方米,年育苗8000多萬株。還帶動40位村民成為大蔥種植戶,種植1500多畝,產值上千萬元,大蔥遠銷西安、成都等地。

關鍵詞: 育苗大棚 甜酸苦辣 農業(yè)技術培訓中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