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文明祭奠嚴格防疫 祭掃新風尚悄然形成

時間:2022-04-04 22:37:18    來源:騰訊網    

Qing Ming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我們的節日·清明

文明祭奠嚴格防疫

祭掃新風尚悄然形成

網絡祭奠托哀思

云端簡祭情亦濃

隨著綠色文明祭掃觀念深入人心,許多新祭掃方式悄然涌現。今年清明,我市各地紛紛發出文明祭掃倡議,推出鮮花祭祀、云祭掃、代祭掃等服務,興起了文明低碳的清明祭掃新風尚。

中午,記者來到了引鎮附近的棗園山生態人文紀念園,在墓園門口,交警、城管、公安以及墓園的工作人員全都堅守崗位,道路通暢,四五名工作人員引導群眾掃碼測溫,沒有出現人員擁擠的現象。為了保障大家安全,園區嚴格落實防疫要求,實行網上預約。

為了讓大家能夠文明祭掃,墓園還在入口處免費為群眾準備了水桶抹布以及紅絲帶等物品,如果有群眾攜帶紙錢,工作人員也會建議用鮮花替換,確保整個墓園不見一絲煙火。

除了墓園祭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網絡祭掃的方式,追憶逝者,表達思念。

家住蓮湖區的王女士,今年清明節沒有回延安老家,在清明節前,她通過網上祭祀的APP為已故親人創建了一個線上“紀念館”,在里面上傳逝者照片,編寫逝者生平,在線上敬獻花圈、點蠟燭、擺放祭品、編寫留言等,所有家人都可以隨時進入“紀念館”,祭拜先人、寄托哀思。

這種網上追思的方式既響應了疫情防控要求,又方便環保,成為今年清明節的新風尚。

西安霸陵墓園也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網絡祭祀服務,市民朋友們可以線上敬獻祭品、上香、留言等。

“長安號”微信公眾號

編輯:秋秋

責編:高明煜

主編:林晨

關鍵詞: 工作人員 嚴格落實 追憶逝者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