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嚴格準入 靶向監管 優化服務——陜西提升環評效能助推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2-04-08 15:40:32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1年,陜西省共審批項目環評3304個,涉及投資約4020.7億元。共對16份環評文件涉及的16家建設單位、13家編制單位和15名編制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對13家編制單位和15名編制人員予以失信記分,對14個審批部門予以通報。

2021年以來,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從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局謀劃環評管理,以提升環評效能服務高質量發展,堅持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統籌推進,嚴格環境準入、優化環境管理和提升服務水平協同并重,為陜西省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據悉,截至2021年11月底,陜西省12個市(區)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已全部由各市(區)政府(管委會)發布,至此,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建立。

與此同時,省、市層面積極探索“三線一單”在政策制定、環境準入、園區管理、執法監管等方面的實踐,并形成了一批應用案例。2021年共開展77個規劃環評、項目環評與省級“三線一單”成果的先期比對分析,避免了決策投資風險。“三線一單”服務《陜西省秦嶺水資源保護利用專項規劃》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三線一單”應用案例。

嚴把生態環境準入關口

2021年,陜西省嚴格落實項目環評集體審查制度,在管控重大項目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嚴格實施以新帶老、區域削減等措施,有力推進全省環境質量改善。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去年共召開7次環評審查會,完成66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涉及投資約199.3億元。對不符合政策及環評要求的7個項目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

同時,為了落實國家關于“兩高”項目源頭管控要求,建立了“十四五”期間在建、擬建和存量“兩高”項目環評管理“三本”臺賬,完成70個涉及“兩高”項目自查復核和審批評估。對全省煤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六個涉及“兩高”行業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環評審批權限進行調整,進一步嚴控環評審批關口,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環評文件質量是環評工作的生命線,為進一步提升環評文件編制質量、規范環評市場秩序,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副處長呂欣蕓介紹,2021年,陜西省主要采取現場座談與資料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隨機抽取20家環評單位開展了現場監督檢查工作。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同時,每季度對各市、縣審批的環評文件開展質量復核。2021年共抽取各市縣環評文件252份進行技術復核,涉及190個環評編制單位。共對16份環評文件涉及的16家建設單位、13家編制單位和15名編制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對13家編制單位和15名編制人員予以失信記分,對14個審批部門予以通報。

積極探索將碳排放納入環評管理

為適應“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陜西省主動參與國家多項試點,從不同層面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方法和路子。推動榆林市納入國家“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試點城市;靖邊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國家第一批產業園區碳排放評價試點名單;陜西省也是西部唯一納入國家煤化工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省份。目前,靖邊園區已完成了碳排放評價方案規劃。

同時,根據陜西省作為能源大省的實際,在國家明確的煤化工行業試點基礎上,將煤電行業納入試點行業,確定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項目、神木神信熱電有限公司一期等4個項目組織開展碳排放評價,目前4個項目包括碳評價內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已編制完成。初步完成了全省煤化工、煤電兩個行業碳排放量數據摸底工作,預計今年6月將形成兩個行業的碳排放量測算辦法、碳排放水平評價標準等試點成果。

提升優化審批服務

在嚴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的基礎上,做好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發揮全省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專班作用,統籌推進項目環評審批。成立全省新能源基地建設環評服務專班,積極推進能源綠色轉型。暢通疫情防控、重大項目、能源電力保供、民生工程等項目環評的“綠色通道”。主動聯系各市(區)和省級相關部門提供年度需要支持服務的重點項目環評需求,對涉及部、省級環評審批的57個項目經過梳理后納入全省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服務臺帳,專人負責,提前介入。修訂了《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規程》,明確對重大項目提前進行指導服務的要求,進一步壓縮評估、公示時間。目前,省級項目環評審批時間平均壓縮了一半以上。

先后制定煤炭、風力發電等五類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要點,印發《關于加強建設項目重大變動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妥善解決企業涉及項目重大變動環評相關問題。編印“三線一單”、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政策60問答,在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和微信公眾號刊播涉及環評信息400多條。新冠疫情期間,及時印發文件,明確對涉疫情防控項目繼續執行環評告知承諾審批或豁免管理、優化環評審批程序和內容、實現環評審批“不接觸”辦理等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求,為復工復產創造良好條件。

關鍵詞: 生態環境 建設項目 環境影響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