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西安臨潼區以“剪”論英雄 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本文轉自:中工網

西安臨潼區以“剪”論英雄 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臨潼區以“剪”論英雄(引題)

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主題)

西安日報訊(記者 駱妍)春風拂面,又見枝頭吐新芽。4月7日,記者在臨潼區代王街道上邢村石榴種植戶王梅梅家看到,她把剛剛捧回的2022年春季石榴修剪技能大賽決賽獎杯“金剪刀”擺放在家中客廳明顯位置。

據悉,為了此次比賽,王梅梅已經整整準備了390天,并主動報名參加“職業農民”培訓班。農閑時,她線上線下“脫產”學;農忙時,她田間地頭實踐學。經過農業農村部門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考核后,她還拿到了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經過多日的精心準備、苦練技術,最終她在全區30名高素質農民的激烈角逐中,和另外兩名選手獲得臨潼區石榴修剪“金剪刀”。

這幾年來,王梅梅一直堅持參加臨潼區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的各種培訓,通過不懈學習、實踐,逐漸從普通種植戶成長為一名有文化、懂技術的高素質農民。

石榴作為臨潼區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區內從事石榴生產銷售企業、專業合作社60余家,石榴種植戶達到8200戶,從業群眾1.5萬人,石榴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扶貧果”和“致富果”。

近年來,臨潼區致力于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探索出符合農民需求的固定課堂、空中課堂、田間課堂、流動課堂,并結合外出參觀交流教學等模式,加快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走出了一條鄉村專業人才培養之路。

截至目前,臨潼區共培育高素質農民2993名,其中認定初級職業農民2304名、中級職業農民137名,高級職業農民47名,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具有優秀品質和高超技藝的農村實用人才和產業發展帶頭人正在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生力軍。

作為臨潼區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受益人,王梅梅感慨地說:“我家種了8畝石榴,靠著這兩年學的技術,讓果子產量和果品質量提高了不少,去年掙了10多萬元。沒有政策幫扶和老師們的幫助,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關鍵詞: 生產技能 代王街道 田間地頭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