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初秋,扎著綢布大紅花的“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牌匾(下稱“西安經開區”),在一陣鞭炮聲中正式掛牌。
彼時,起步時總面積只有9.88平方公里的經開區,放眼盡是阡陌農田。
據媒體報道,當年管委會值班為安全考慮都留男性,因為下班之后要騎自行車穿過一大片農田村莊,晚上黑漆漆一片,只有農家里透出的一點燈光……
轉眼29年,當年不顯山露水的經開區,漸顯崢嶸——總規劃面積已拓展至272平方公里,GDP已突破千億元,工業總產值占西安市的1/3。2021年綜合實力位列218個國家級經開區第一方陣。
成績屬于過往,未來如何再開新局,是每個區域在不同發展階段都在思索的問題。西安經開區拋出了全新的創業計劃書,所謀甚遠。
頂層設計藍圖宏大,但能否打破西安如今的發展格局?
01創業計劃書
回看過去29年,經開區的三次創業始終伴隨著西安的城市進化歷程。
先是以3間政府招待所為起點,在一片農田中崛起;之后隨著西安行政中心整體北遷,成為整座城市發展新的增長點;再是接管高鐵新城片區,成為西安城市形象新窗口;2021年3月,西安經開區和臨潼區合作共建渭北新城……
每一次創業重啟,都是西安經開區對自身定位的一次校準,使之更為契合時代與城市的發展脈搏。
如今,在“十四五”規劃實施關鍵之年,日前,西安經開區舉辦一場名為“新征程·再出發”的專題發布會,再啟創業新征程。
此次發布會上公布的“四新戰略”發展行動方案,有不少信息值得關注。
譬如,明確了經濟賬的目標:到2025年,經開區GDP將突破1800億元,力爭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規上工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形成汽車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過百億元企業10家以上……
2021年,經開區GDP首次突破千億。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年里,經開區的GDP必然會有一個大的跨越。
更為量化具體的目標,基于臨空、臨站、高速交匯、地鐵密集區位優勢全市唯一而提出打造“開放新門戶”;基于轄區內諸多產學研機構的底蘊而打造“科創新引擎”;基于陜汽、吉利等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500億級產業集群而打造“產業新高地”;基于西安“北跨擁河發展”的引領者和主力軍打造“都市新中心”。
上述發展目標,既是經開區現有成績的體現,更是其未來發展的底蘊之所在。
“恰逢其時,值得期許。”在《財經》絲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宋彥成看來,經開區的“四新戰略”具備較強的發展基礎。
其分析道,“首先,無論是從歷史縱向比較來看,還是從區域橫向對比來看,經開區GDP已占到西安市的十分之一,總體發展呈現上升趨勢。其次,產業基礎優勢比較明顯,經開區工業總產值占西安市的1/3,尤其是以汽車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生產要素比較聚集,夯實了工業基礎。再者,經開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從曾經的荒野郊區到高樓林立,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最后,在很多老西安人的認知里,‘棚戶區、風沙區’都集中在北郊,如今生態環境、居住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引發了較強的人口聚集效應。”
02都市新中心
尤其是經開區提出的打造“都市新中心”,更為值得關注。
從外部因素來看,西安經開區的發展機遇明顯。
西安市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南控、北跨、西融、東拓、中優”空間發展戰略背景下,北跨渭河發展已是大勢所趨。經開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一河兩岸”的產業布局,作為“北跨擁河發展”引領者的地位穩固。
在踐行落地的路線上,亦有跡可循。經開區錨定的高鐵新城,將建成西安最重要的科創基地和總部經濟聚集區,成為服務西安、輻射西北的優質醫療服務中心,同時布局了諸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大型商業綜合體。
“這個規劃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就是經開區找到了一個重要具體的抓手,知道從哪切入,并且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措施。其實,高鐵新城的概念很早就提出來了,但是過去并沒有充分利用其優勢,現在著重提及這一概念,勢必產生放大效應。”宋彥成稱。
像成都、杭州等城市的高鐵新城板塊,無一不是產業、商業、人才的聚集地,充分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甚至成為城市的一張國際化名片。
宋彥成認為:“其實,各個開發區或新區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會有一個新的核心載體,就像西安高新區從早期的都市之門到高新三期CID。經開區過去的核心區主要集中在行政中心、鳳城五路,如果打好高鐵新城這張牌,跟空港新城、國際港務區東西形成良好呼應,前景可期。”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手握“西安北站”這張王牌,但在打造高鐵新城發展板塊上,競爭不小。譬如,西安東站的追趕勢頭十分猛烈,建設規模、功能分區、交通體系等方面的規劃幾乎比肩北站。
不過有區域觀察人士對經開區“都市新中心”的前景很是看好,“從四新戰略來看,經開區的發展決心十分堅定。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的經開區高鐵新城,以北客站為核心,緊抓高鐵樞紐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轉化的機遇,打造高鐵樞紐、開放門戶、服務極核。”
03改寫空間格局
事實上,“四新”戰略的實施,不僅為經開區賦予新的發展內涵,長期來看對西安“北輕南重”的空間格局也將大概率進行改寫。
放眼全國城市發展大格局,西安近二十年以開發區提振城市經濟的模式較為獨特,成效也十分顯著。具體到西安,“五區一港兩基地”構成的八大開發區平臺,形成了全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構成。
數據足以佐證,2020年,西安高新區與經開區二者相加,便占據了西安市GDP逾30%的體量。2021年,這一數據上升到34%。
前面提到了經開區的產業結構。公開資料顯示,西安經開區已匯集了陜汽、吉利、隆基、中車、華天科技等一批行業龍頭、鏈主企業,以及以西部超導、西部材料、賽隆金屬等企業為代表的一批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2021年,經開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406億元,同比增長15.5%,先進制造業產值占西安市近三分之一。
另外從經開區在拓展空間格局上來看,這里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
在宋彥成看來,西安其他幾個開發區的發展,受地理空間制約或多或少已有顯現,唯獨西安向北的地勢開闊,跨渭河之后地理空間一覽無余,“經開區甚至可以向北跨越,跟銅川合作,發揮產業優勢,打造‘飛地經濟’。”
再加之西安市行政中心帶來的政治資源的聚集效應,使得西安北部區域成為城市發展新的增長點。
“政治地位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北京市政府搬遷,還是杭州市政府遷移,都打造了一個新的城市副中心。而西安市‘四大班子’的北遷,憑借這一點經開區完全可以創建一個都市新中心。”宋彥成說。
地理及政治區位利好的加持,以及產業基礎的不斷夯實,西安經開區的發展,已然起勢。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