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1949年新中國選首都時,有11個城市成為選項,為何選擇了北京?

時間:2022-04-13 22:47:06    來源:騰訊網    

以過往歷史來看,但凡一個新的國家成立,一定會設立自己的首都。1949年,隨著老蔣敗退臺灣,全國大部分地區解放,新中國的成立提上日程,而首都的選定也成了當務之急。對國家來說,首都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同時,它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形象。所以要考慮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生存條件等諸多因素。那么,在有11個城市同時入選時,最后為什么選擇了北京作為國家首都呢?

在1949年2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偉人就定都問題與其展開討論。偉人表示,戰爭勝利在即,新中國即將成立,首都位置的選擇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見,現目前覺得西安、開封、南京、北京等地都還不錯。

這時候有人就說了,西安雖有悠久的古都歷史,但是西安所處位置過于偏僻,再加上當時的西北地區經濟比較落后,百姓們都在為了生計而奔波,所以無論從國家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發展方面來考慮,西安都是不適合作為中國的首都。就這樣西安被排除在外了。

那么作為見證了我國革命的起點的延安呢?聽起來似乎還不錯,可是對于一個新生的國家來說,需要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物質基礎,而這恰恰是延安地區不具備的條件。因為延安處于內陸地區,不僅水資源匱乏,生存條件和環境條件欠佳,最主要的是它不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因此,延安也被排除在外了。

而開封作為我國的文明古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并且還是我國的糧食根據地,為何也落選呢?這是因為開封的經濟條件比較落后,并且它正好處于黃河的中下游地區,黃河容易發生決堤造成自然災害,如果作為首都的話缺乏安全性。

除此之外,上海以及南京等地區也不可能選,這是因為歷史演變中,這幾個地方還殘存著很多敵方勢力,在這里建都會給對方卷土重來的機會。而北方的哈爾濱在地理位置上也不是特別合適,它與周邊強國離得很近,一旦開戰,哈爾濱是最先受到沖擊的那個。另外,哈爾濱冬季時間過長,氣候相當寒冷,并不適合各國元首來從事外交活動,所以最終沒有選擇這個城市。

另外,在首都的候選名單中還出現了當時未解放的成都和重慶。成都和重慶地處四川盆地,自古以來自成一體,占據天塹險要,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而四川盆地人口多、物產足,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但它們的優點也恰恰是缺陷,四川盆地雖易守難攻,但卻不適合大一統國家的首都,這是因為雖然敵人很難進去打你,但是如果敵人不開戰的情況下,你也會被圍堵在里面出不來。因此,成都和重慶也落選了。

那最后為什么選擇北京呢?首先,北京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它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并且還有遼寧半島和山東半島作為緩沖地帶,這就防止了外部勢力的直接威脅。其次,北京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北平連接著東北和關內的咽喉要道,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北可出山海關,南達華北平原,即使發生戰爭,也可以保證糧草和水源的持續供應。最后,北京曾是兩個朝代的古都,有著比較深厚的歷史底蘊,能夠讓大眾認可,這也讓新中國文化的發展得到了保障。綜上看來,北平才是最適合作為新中國首都的城市。

關鍵詞: 這是因為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