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大漢天團”衛青 旌旗獵獵護長安

時間:2022-04-17 07:40:43    來源:騰訊網    

4月16日,西安多區開展新一輪核酸篩查,此次核酸檢測完成后,市民領到貼紙“衛小青”,作為檢測結果出來之前的有效憑證。粉絲表示“剛好跟霍去病放在一起,舅甥倆又能在一起了”。

有粉絲給“衛小青”核酸貼紙配文“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新冠入長安。”給昨天的“去病”核酸貼紙配文“馬踏匈奴少年臣,不滅新冠誓不還”。

武帝一朝可謂是人才濟濟,衛青開疆擴土、霍去病克敵制勝,張騫開通西域,司馬遷撰寫《史記》。

相比衛青和霍去病,司馬遷更偏愛李廣

歷經文帝、景帝兩任皇帝的名將李廣,長期以來實踐的是"守邊" "堵擊" "禁止遠出"的戰術,因此當武帝開始反擊匈奴后,李廣每出戰或"所失亡多",或無功而返,甚至本人曾被生擒,所以武帝逐漸對他失去了興趣,以為李廣老“數奇",不再重用他,而破格提拔衛青、霍去病等青年將領。所以,盡管武帝時戰事頻繁,但李廣始終不能立功建業,他或"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或"軍功自如,無賞",一直無法積功封侯,直至最后因為"失道"而延誤戰機致使匈奴單于逃脫不得不畏罪自殺。至今不知道司馬遷出于什么原因,對李廣給予過多的同情和偏愛,在《史記》中給了李廣很大篇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是太史公對一代名將李廣的至高的評價。縱觀《史記》全書,似乎也很難找出一篇如此洋溢著感情的文字。《史記·李將軍列傳》,太史公通過細膩的細節描寫,巧妙的對比手法,對重點事件的突出處理,塑造了一位機智勇敢、廉潔寬厚,卻命途多舛,最終被迫自刎的悲劇英雄形象。

而衛青、霍去病馳騁沙漠,到過貝加爾湖、歷盡奇險,挨餓受凍,以至霍去病24歲就為國捐軀,司馬遷都沒寫,便連他們報國的事跡也沒寫。作為同時代的人,司馬遷肯定是見過衛青和霍去病的,搜集材料應很方便,掌握資料也應該很多,但似乎司馬遷只關心“元朔元年春,衛夫人有男,立為皇后,其秋,青為車騎將軍”,對依靠裙帶關系上位的衛青和霍去病帶有很大偏見。

由于司馬遷對李廣的同情和偏愛,導致到了唐代,比王維大兩歲的王昌齡在《出塞》中都要說:“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極力張揚、贊美李廣的功勞。

衛青和霍去病摸索出了騎兵沖擊戰術

在漢代的著名將領中,衛青并不是殲滅匈奴最多的將領,但是他確實是漢匈戰爭里貢獻最大的將領。漢朝反擊匈奴的第一個勝仗就是衛青打的,龍城戰役雖然只消滅敵人700 人,但卻粉碎了許多漢朝主和大臣宣揚的“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使漢朝將士樹立了必勝匈奴的堅定信念。因為有很多人認為,歷史上真正的“龍城飛將”應該是衛青。

事實上,漢匈戰爭是騎兵戰術的一個重大變革,在此期間,衛青與霍去病等人逐漸摸索出了騎兵沖擊戰術,并全面應用于漢軍,由此才改變了戰局,取得“封狼居胥”的赫赫功績。

匈奴“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漢軍騎射技術遠不如匈奴,更熟悉于步兵正面沖鋒戰術。于是衛霍二人便將步兵的沖鋒戰術移植于騎兵,迫使匈奴放棄騎射優勢而與漢軍短兵相接。

《衛將軍驃騎列傳》借武帝褒獎霍去病的詔書,記載了沖擊戰術的大獲全勝:“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這里“合短兵”明確表明是白刃戰,“殺”“斬”“誅”也強調漢軍用的是短兵而不是弓箭。又如元狩四年,衛青夜戰單于,“時已昏,漢匈奴相紛挐,殺傷大當”,《史記正義》引《三蒼解詁》云:“紛挐,相牽也。”即雙方軍隊膠著混戰,廝殺肉搏從馬背打到了地面上。這也是漢軍騎兵沖擊戰術克制匈奴騎射的例證。

此役之后,單于夜遁逃,衛霍二部共斬匈奴8萬余人,從此匈奴再無力犯境。

衛青師出必捷戰功赫赫

李廣和衛青,同是漢代名將,出身、為人、建功卻有著千差萬別。衛青是一個侯府女仆的私生子,如無平陽公主慧眼識珠、熱血少帝不拘一格降才,恐怕衛青一輩子都只是公主府不起眼的馬夫。李廣早在文景之時便戰功赫赫,匈奴人聞“飛將軍”名而膽寒。最終的結局,卻是李廣數年無功敗績累累,恨不封侯悵然自刎;衛青師出必捷戰果顯著。

衛青為人勤奮而智慧。雖出身卑微,未受貴族教育,學識武功也遠遜他人,但他并不氣餒,不斷學習并懂得隨機應變不囿陳規,故在作戰中屢建奇功。他為人還謙遜,胸懷寬廣,不以別人非議為恥,也不在背后言人過失,對李廣總以“李老將軍”尊稱,在李廣死后,李敢行刺,衛青競息事寧人,不愿仇怨再續。衛青低調,看淡名利,幾度封賞不來,泰然處之,不急功近利;武帝貶己封甥,順水推舟,毫無怨言,就是平日里議事,也從沒流露出絲毫對武帝的不滿。他懂得識時務,急流勇退,幫扶外甥霍去病上位。

今天,衛青墓就位于興平市南位鄉漢武帝茂陵陪葬霍去病墓墓園內。能被獲準入藏茂陵,是對武將最大的肯定。昭陵陵園內,陪葬墓眾多,除了衛青、霍去病,還有李夫人、霍光、金日磾等人的陪葬墓一百余座。

給粉絲留一個問題

衛青、霍去病同為貴戚勛臣,地位相埒,但霍墓有積石和大型石刻,而衛墓則無,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考古學家?那么大家覺得是什么原因?

關鍵詞: 但使龍城飛將在 貝加爾湖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