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劉備全盛時期實力究竟有多強?

時間:2022-04-17 16:41:40    來源:騰訊網    

劉備全盛時期的兵力很多人都估算得略微少了一點。從攻占漢中到關羽發動襄樊戰役之前,此為劉備全盛時期,擁有漢中一個大郡和附屬于漢中的東三郡(西城、房陵、上庸),巴蜀八個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荊州三個郡(南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兩郡重新割讓給吳國。

漢中郡的人口在經曹操數次大舉遷移加戰亂的情況下,戶數已降至原來的一半,如果加上劉封、孟達攻占東三郡后所得的人口,要比劃給孫權的長沙、桂陽二郡要多一些。荊州最肥沃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區域在南郡(治所為江陵,關羽的駐地)和南陽郡地區(治所有時在襄陽,有時遷移到樊城),南陽郡和南郡合稱為南荊,曹魏雖然握有南陽郡,但南陽郡在經張濟、張繡、袁術等軍閥戰火摧殘之時,人口向四方流散,經濟地位和人口數不如南郡,但比荊南四郡長沙、武陵等任一郡略高。所以荊州的精華及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地盤仍握在關羽手中。

劉備擁有一個益州和三分之一荊州,共十二個郡,孫權擁有揚州大部之江東六郡:九江、丹陽、廬江、會稽、吳郡、豫章,擁有荊州三分之一領土,轄江夏郡的一部分(令一部分在曹魏江夏太守文聘手里),和長沙、桂陽兩郡,交州整部,擁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總的來講,孫權的地盤是兩個大州加三分之一荊州,共十六個郡,只不過交州的七個郡人口都很少,經濟單薄,連長沙、武陵這四郡都不如。

在劉備的全盛時期里,蜀漢的兵力略高于東吳,為二十萬,吳國的兵力在十八萬左右。依據是國政治理得越好,獲得的財賦糧草越多,越養得起更多的兵馬,同時也越容易招募到士兵,很明顯,論蜀漢治理的好壞:劉備去世諸葛亮主政時期>蔣琬、費祎時期>姜維時期。姜維時期是治理得最差的階段,雖然蜀漢人口仍在緩慢增長,但自諸葛亮死后,制度松弛,出現了“士伍亡命,更相重冒”的脫籍瞞報的情形,所以,在劉備死后,論蜀漢的兵力也是諸葛亮時期最多,最足用,而蜀漢投降的軍馬統計有十萬二千,則兵力必定是:諸葛亮時期>蔣琬、費祎時期>姜維時期>出降的十萬二千。

又,在丟失荊州之前的蜀漢處在領土、人口的全盛時期,且又是諸葛亮輔佐劉備之時,兵力肯定大于諸葛亮主政期間,若諸葛亮主政期間兵力為十五、十六萬(《晉書 宣帝紀》司馬懿提到諸葛亮“雖提步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及“二年 ,亮又率眾十余萬出斜谷”,說明諸葛亮北伐兵馬的確有十萬)。

蜀漢設有漢中、永安、江州、庲降四大都督,三國時戍守重要方鎮和軍事要地的將領分為都督和督將兩級,督將領兵數千至一萬人,都督則統轄數個督將,領兵數萬人。如魏延被提拔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漢中常駐兵力為兩萬多,興勢之戰時,王平為漢中都督、鎮北大將軍,“時漢中守兵不滿三萬”,說明漢中兵力接近三萬。

而永安或江州(永安和江州作為作為蜀國防御吳國的要地,主要防御兵力通常在兩者之間移動)兵力當然也不會少,在曹真、夏侯玄、司馬懿三路伐蜀時,諸葛亮直接從江州都督李嚴處調來兩萬人,則永安、江州防御兵力加機動兵力當在三萬多、四萬左右,唯有庲降都督是鎮守南中地區的,兵力最少,大概五千左右。則諸葛亮北伐兵馬十萬+江州、永安三萬五千+南中五千+成都兩萬多,蜀漢總兵力達到十六萬人。單從巴郡的三個地區之一的巴西太守閻芝,在劉備夷陵之戰戰敗后,有能力“發諸縣兵五千人”到永安,助劉備防范東吳進攻,也可同樣證明蜀漢于諸葛亮時期,總兵力在十五六萬無疑。

這樣,反推劉備全盛時期,關羽未失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孟達劉封也未丟掉東三郡時,總兵力應有二十萬。論荊襄戰役損失兵力五萬多+夷陵之戰劉備出動五萬人+漢中將近三萬人+成都三萬+南中五千+永安、江州三萬多(夷陵之戰戰敗后,江州都督趙云也同樣親自領兵去補充到駐扎永安的劉備軍中,數目不詳,而從巴西太守閻芝令馬忠率五千人補兵力給劉備,作為職位更高的趙云,補充的兵力肯定會更多),據此,也同樣可證明,劉備全盛時期實有將近二十萬人馬。

再補充一個論證,劉備圍劉璋于成都之時,“成都尚有精兵三萬,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戰”,劉備軍隊能圍困一個有三萬精兵的大城,兵力上最低下限為城中軍隊的三倍,就按三倍多算,則此時劉備軍隊有十萬人,馬超來投靠,劉璋請降。劉備在川中軍隊有十三萬人,而荊州自赤壁之戰前,由劉備集團擁有兩萬人,戰后有廬江雷緒率數萬人來投奔,又收服荊南四郡,經諸葛亮治理,“足食足兵”,總兵力應有七萬左右,入川之戰先后調遣四萬人,一撥是劉備萬余人,一撥是諸葛亮、張飛、趙云二萬多人。此時留守荊州的關羽僅有三萬人,兵力分散布防,樂進進攻到青泥鎮。

奪取漢中,兼攻取東三郡,除去兵力損失,得到兩個戰略要地或許能增加萬余兵力,加上后面關羽有實力發動襄樊戰役,改守為攻,荊州兵力應該由三萬發展到了五萬人。曹魏的襄樊戰區總司令曹仁,握有七軍,三萬五千人,被關羽所圍,發于禁七軍精銳救援,又為關羽所降。

總計算:川蜀兵力十三萬余+奪得漢中、東三郡增加萬余兵力+關羽荊州五萬人,十九萬,略微超過孫權的十七、八萬。盟友實力的不斷坐大,讓孫權感到威脅,遂萌生了削弱劉備的意圖和行動。

關鍵詞: 全盛時期 三分之一 夷陵之戰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