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座城市進入軌道時代,一列列快速運行的地鐵成為城市發展的加速度。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2022年2月,全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共有51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客運量15.6億人次。
這些地鐵的如常運轉,也是城市經濟有序運行的見證。
此前,記者嘗試對40座城市的地鐵線路首末班車進行梳理發現,在地鐵常態運行時(周日—周四),末班車發車時間(按北京時間統計)最晚的三大城市,分別為深圳、北京、西安。
西安的“晚睡”程度能與兩座一線城市看齊,似乎讓人出乎意料。
事實上,這般“晚睡”與城市人氣有關。近些年,西安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城市,五湖四海的人們將西安推上C位,由此產生不小的客運需求。以2021年五一假期為例,西安出現在多個旅游榜單中:某旅游平臺的“五一”國內長線游目的地TOP10、十大客源地及花銷排行等。
西安的人氣值不斷提升。2021年4月30日至5月5日,西安地鐵線網日均客運量達394.52萬人次,客流強度位列全國前三。
這座城市想留住這些“流量”,并借此發揮輻射作用。近日,西安都市圈獲批,1小時通勤圈承載了“圈內人”加速聯系的愿望,地鐵將是重要的載體。按照西安的計劃,到2025年將建成開通12條地鐵線路,運營里程達422公里,加快推動“軌道上的都市圈”。
文丨劉文杰
1
2號線客運量曾居全國第四
西安普遍“晚睡”。
記者根據西安地鐵官網梳理發現,目前西安共有8條地鐵線路,其中有5條線路的末班車發車時間在23點以后,停運時間在夜間24點以后。
△ 圖源: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微博
西安運營時間最長的是2號線。從早上6:00開始,一直到晚上23:50仍在發車,末班車直到00:37才停止運營。要是節假日,2號線末班車發車時間還會延長至晚上00:00。
2號線之所以“早出晚歸”,是因為客流量大。
究竟有多大?按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在2020年地鐵線路客運強度排名中,西安2號線曾以日均2.51萬人次/公里的客運強度,位列全國第四。
在當時,這樣的客運強度甚至超過了廣州3號線,還超過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所有線路。
具體來看,2020年5月2日,西安2號線小寨站客運量達到51.27萬人,僅次于廣州的體育西路、南京的新街口、上海的人民廣場、北京的西直門。
這條線路為何人氣這么旺?記者梳理發現,這是西安中軸線,途徑或橫穿未央、新城、蓮湖、碑林、雁塔、長安六區,而這六區也是西安核心區域。換言之,西安人的日常出行和通勤,幾乎都會坐2號線。
不僅如此,這還是游客常用的地鐵線路。
2號線首發站為西安高鐵站——北客站,這線路上的站點串聯了大部分景點,無論是古風建筑西安都城隍廟、鐘樓鼓樓、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安城墻、小雁塔,還是潮人聚集地西安SKP、賽格國際購物中心;亦或是吃貨天堂回民美食街,還是文化底蘊豐厚的碑林博物館、西安歷史博物館、陜西自然博物館,都分布在2號線周邊。
近年,西安多個景點頻頻亮相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讓人們尋著2號線去游玩。有旅游博主發布2號線游玩攻略,表示:“第一次去西安的小伙伴擔心找不到路,不如沿著一條直線的地鐵2號線游玩吧。”西安官方微信公眾號“西安發布”也曾撰寫“沿著西安地鐵2號線,安排這個假期的吃喝逛”為題的攻略。
去西安旅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帶動西安地鐵整體客運量攀升。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數據,2020年西安地鐵日均客運量超200萬人次,排名全國第六,僅次于上海、廣州、北京、深圳、成都。
從月度總客流量來看,在2021年7月,西安地鐵的客流量都保持在全國第六位。2021年8月至12月,杭州、重慶后來居上,西安在第七至第十位徘徊。
2
古都的網紅進化路
猛增的地鐵客運量,是西安的熱鬧見證。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眾對西安都是固有的印象——古城、兵馬俑。了解更多一點的,大概也是以華清池、十三朝的古都、上百座高校等為主。
在話題“外地人眼中的西安”下方,不少來自西安的網友講述了自己被誤解的經歷:“和同事吃飯,被問西安有沒有自助燒烤?”“有外地人問我現有沒有地鐵?”“被問過西安是不是全是山?”
在這樣的刻板印象下,少有人將西安與年輕、潮流等詞匯聯系在一起,更難將其作為旅游首選。
直到2019年,西安等來了出圈的機會。
2019年7月,西安景點大唐不夜城為增加與游客的互動性,根據吉祥物“唐妞”“唐寶”設計出兩款不倒翁行為藝術表演,由一男一女兩名演員飾演。
表演者身著大唐盛裝,面容精致。表演時下半身固定在鐵架,靠腰部發力運作不倒翁的底座,做出唯美的動作。輕盈的舞姿,互動的體驗,讓游客感到驚喜。
在網友@栗子炒糖的記錄里,不倒翁小姐姐轉到鏡頭前自然地微笑,并將手放在這網友的手上。她為這段視頻配上慢動作特效,發布到社交平臺后,吸引無數人點贊,許多網友感嘆:“一眼萬年。”
隨后,“大唐不夜城不倒翁”迅速成為熱門搜索話題,“大唐不夜城不倒翁”的相關視頻播放量超23億次。
于是,人們開始發現這座城市還有不少“寶藏”:總被游客逗笑的“石頭哥”,反差萌的“城墻金甲武士”,人畫合一的“花仙子畫中人”,神秘的“懸浮武士”,鬧市讀書的“詩仙李白”等。
大量網紅IP在西安出現,將這座城市推向炙手可熱的流量之城。
流量很快蔓延至線下。據“西安發布”,在某全球民宿預定平臺發布的2020年20個熱門旅游目的地,西安是國內唯一入選城市,民宿預定量同比增長255%。
這座低調的古都城市變成了網紅旅游城市。
年輕人也愿意把西安作為愿意去游玩的目的地。時代周報記者在某社交平臺搜索“西安旅游”,貼文超過7萬篇,其中一篇介紹西安游玩攻略的貼文,點贊量達到3.7萬。
3
軌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西安想留住這份熱度,尤其是線上的流量要轉變為線下的留量。
它以游客的喜好入手。2021年7月,西安發布《推進商貿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鼓勵發展首店經濟,支持特色商業街區發展,支持西安國際美食之都建設等。
在政策的鼓勵下,西安在2021年引進各類品牌首店212家,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63.42億元。
同年11月,西安發布《推進線上線下互動融合加快商貿流通轉型升級若干措施》,進一步推動流量變留量。西安電商企業數量迅猛增長,達到12.68萬家,僅次于深圳、上海,同年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5610億元。
越來越火的西安,為自身蓄足了區域輻射力,政策紅利為西安釋放了更大的發展潛力。
今年3月21日,根據發改委批復的《關于同意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的復函》,到2035年,西安都市圈的圈內同城化、全域一體化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和歷史文化魅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按照發改委對“都市圈”的定義: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換言之,要形成西安都市圈,地鐵就是把這些近鄰拉近關系的重要載體。
而西安早已做好布局。根據西安“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要推進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及低運量軌道建設,實現多網間便捷換乘,無縫銜接,建成“軌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截至目前,西安地鐵1號線三期共設7座車站,已有5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2座車站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地鐵2號線二期、8號線、10號線一期、15號線一期、16號線一期全面進入大干階段。
不難想象,西安地鐵將再次成為這座城市蓬勃發展的見證。
更重要的是,這一條條快速運行的線路將西安都市圈的“圈里人”拉得更近,西安也將借助這一條條地鐵線路,將其發展的能量輻射至更多城市。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