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高新CID核心區新建了一個公園,叫“永安渠海綿城市公園”。
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永安渠是唐長安城著名的“八水五渠”之一;海綿城市可以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方式對降水就地消納和利用;公園是提供給公眾游覽和休憩的景觀空間。
這個公園將歷史遺跡、生態規劃和園林建設“糅合”在了一起,是西安堅持“古今融合”發展理念的又一例證。與此同時,消亡了1000多年、以前只出現在史書中的永安渠,也將借著城市版圖的擴張,在新的時代、以新的身份、通過新的方式獲得了新生。
▲永安渠海綿城市公園規劃圖
▲首批開放的區域為公園碧廊段:海綿碧廊、運動碧廊、生活碧廊
▲圖源網絡
1
千年永安渠
目前有關永安渠最早的文獻記載出自唐代韋述的《西京記》,他在書中介紹長安城西市的時候,順帶提到了永安渠:
西市,隋曰利人市。市西北隅有海池。長安中,僧法成所穿,分永安渠以注之,以為放生之所。穿池得古石銘,云‘百年為市,而后為池’。自置都立市,至是時百余年矣。
▲圖源網絡
北宋的宋敏求在《長安志》中對永安渠也有記載?!堕L安志》這本書完成于北宋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當時距離長安城被毀只有170多年,因此書中的很多記載可信度很高。宋敏求在書中對永安渠是這樣記載的:
永安渠,隋文帝開皇三年開,在縣南,引交水西北入城,經西市而入苑。沈水自南入焉,有福堰下分為二水,流一里,一水合交水。一水西流,又東流為瀆,沈水上過流,名永安瀆。
這段文字不僅記載了永安渠的開鑿時間是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而且首次記載了永安渠的大致位置和流經路線。
▲《長安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都志 圖源網絡
事實上,永安渠的流經路線可以分為三段:流入長安城之前的路線(南段)、進入長安城之后的路線(中段)、流出長安城之后的路線(北段)。
永安渠進入長安城之前的路線,在《長安縣志》中有詳細的記載:
渠自香積寺引交水,逕赤藍橋,經第五橋、池陂,由丈八溝西北,東流入城。
永安渠的渠首,也就是永安渠引水發源的地方,叫“福堰”,也叫“香積堰”,大概位置在現在長安區香積寺西南的潏(jué)河上。永安渠由這里引出,先向西北流,之后又折向東北,經過赤欄橋,流經現在的高新區CID核心區、第五橋,經過丈八溝西北,在長安城安化門的西邊流入長安城。具體入城的地點,經過考古勘探,大致位置在現在的三門口村附近。
現在,香積寺西邊有赤欄橋、丈八溝西南有第五橋,第五橋東北有沈家橋,這些帶有“橋”字的地名,都是當年永安渠流經的地方。
▲永安渠入城前的流向
▲香積寺 圖源網絡
永安渠進入長安城后的流經路線,《類編長安志》與《陜西通志》都有記載:
永安渠,隋開皇三年引潏水西北流入城,經大通、信義、永安、延福、崇賢、延康六坊之西,又經西市東,北流經布政、頒政、輔興、崇德四坊及興福寺西,又北入芳林園,又北入苑,注之于渭。
《長安縣志》也有類似的記載:
大安坊西街永安渠,經大通、敦義、永安、延福、崇賢、延康六城之西,又行經西市之東,又北流入苑,注之于渭水,今香積寺以北故道猶存。
這兩段文字明確記載了永安渠進入長安城后的流向和經過的區域。永安渠從朱雀門大街以西第三街最南面的大安坊西街入城,一直向正北流去,分別經過大通、敦義、永安、延福、崇賢、延康六個里坊的西邊。由延康坊流入西市,又由西市的東邊流出,再沿著布政、頒政、輔興、修德四坊的西邊,向北流出長安城。
▲長安城內的永安渠 圖源網絡
永安渠流入長安城后經過的區域,位于朱雀大街和西外郭城墻的中間,將長安城的西半部分一分為二。它直接流經的里坊有十幾個,再加上間接惠及的其他里坊。
可以說,整個長安城的西半部分的用水都與永安渠息息相關。
永安渠流出長安城的景曜門后,進入到芳林園中,又一直向北流,在接近漢長安城的舊址時分為兩支,一支繼續向北流,最后注入渭河。另一支折向東北,經過面積廣闊的禁苑之后,流入大明宮的太液池。
▲圖源網絡
▲唐代大明宮太液池的水來自永安渠 圖源網絡
從北段的流向可以看出,永安渠的作用在隋唐兩代是不太一樣的。隋初開鑿永安渠,主要是流經長安城的各個里坊和利人市(
西市
),為這些地方提供用水。入唐以后,隨著大明宮的修建,永安渠主要供外郭城西部里坊和皇城、宮城的用水,
大明宮中的用水就主要來自于永安渠
。
2
長安城與“八水五渠”
唐長安城是公元7到9世紀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規劃最整齊的都城,它的前身是隋初修建的大興城。而大興城的修建,主要是因為沿用了近800年的漢長安城已經不適合作為首都,當時漢長安城的主要問題有:
第一,經歷過數次的戰亂,漢長安城的宮殿已經破敗不堪。
第二,由于供水和排水不暢,生活污水聚而不泄,漢長安城的地下水受到了嚴重污染,“水皆咸鹵,不甚宜人”。
第三,漢長安城距離渭河太近,而渭河河道經常移動,都城有被水淹的危險。《隋唐嘉話》就曾記載:“隋文帝夢洪水沒城,意惡之,乃移都大興”。
▲漢長安城平面圖 圖源網絡
被破壞的宮殿可以原址重修,但是地下飲用水污染和渭河淹城的風險,卻不是短期內在原址上就能夠輕易解決的問題。因此,隋文帝舍棄漢長安城而新建大興城,最主要的原因是“水”。
所以,在長安城的建設上,充分考慮到了水利系統的建設,總結起來就是“八水五渠”。
“八水”是都城周圍主要有八條河流,分別是涇、渭、浐、灞、滈、潏、灃、澇。
其中涇水、渭水在北,浐水、灞水在東,滈水、潏水在南,灃水、澇水在西,這八條河流構成了密集的水網系統,
剛好將長安城圍在中間,形成了“八水繞長安”的一流勝景。
▲八水繞長安 圖源網絡
除了自然河流形成的“八水”,在長安城內還利用地形地勢開鑿了五條引水渠道,合稱為“五渠”,分別為隋初開鑿的
清明渠、龍首渠、永安渠
,唐玄宗時期開鑿的供曲江池用水的
黃渠
和供西市貯運木材的
漕渠
。
五渠和八水相輔相成,五渠的存在是以八水為前提的,如果沒有八水,五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五渠就像一座座橋梁,將長安城和八水密切地聯系起來。
▲曲江池黃渠入水口遺址 圖源網絡
▲大明宮里的龍首渠遺址 圖源網絡
除了“八水五渠”之外,長安城內外還分布著許多的池沼湖泊,比如曲江池、昆明池、定昆池、太液池、興慶池等,它們與河流、水渠共同構成了長安城完善的水利系統。正是得益于這樣完善的水系系統,才使隋唐長安城養活了上百萬的人口,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3
作用不僅是供水
“八水五渠”以及其它眾多的池沼湖泊,共同構成了長安城內外龐大復雜的水系系統,特別是流經長安城內的“五渠”,作用更是不容小覷。五渠以及它們細小的支流,像毛細血管一樣流經長安城的宮室里坊,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用水。
除了供水這一基本功能之外,五渠更重要的功能還體現在其它方面。
比如漕運,連接長安城西市的漕渠,就負責運輸木材、糧食等物資,五渠的水系可以將物資迅速運輸到長安城的各個角落,也能將長安城內的貨物運輸到城外。
五渠還具有防洪排澇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排泄秦嶺山洪爆發時經過五渠進入長安城內的洪水,使洪水經過各個渠道流出城外。另一方面可以把積存在城內的雨水及時排走。
此外,流經長安城內的各個渠水還可以防火。比如永安渠流入西市,開鑿的放生池形成了城市商業區域重要的疏散和防火空間。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拿下了狼衛裝有大量石脂(
石油
)的馬車,最后將馬車帶到了西市的放生池旁邊引爆。
最后,五渠還具有引渠蓄水、創造優美園林、改善生態環境和調節區域氣候的重要作用。長安城充分利用龍首渠、黃渠、清明渠和永安渠四條水渠的水源,開鑿了許多池沼,以水造景,創造出了許多優美的園林,比如著名的曲江池。
▲現在的曲江池 圖源網絡
最后,一起來欣賞一下西域商人阿布扎伊德對唐長安城的描寫:
那座城非常大,人口也多,由一條又寬又長的大街分成兩個部分?;实酆退脑紫?、軍隊、最高法官、宮里的宦官和家臣等,住在右邊的東半個街區,不跟普通民眾混住。......而且這個地區的道邊都有水渠,流著清澈的水,旁邊栽種著整齊的樹木,宅邸鱗次櫛比。
這樣的長安城估計只能存在于想象中了吧。
作者:烏冬
陜光燈(shaanlight)出品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