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南鄭區高標準建設“口糧田”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時間:2022-04-20 19:43:24    來源:西安報業】    

“現在耕種條件好了,撂荒了3年的田地如今流轉出去,土地盤活了,糧食產量高了,還能在家門口務工掙錢,一舉三得。”近日,說起高標準農田建設,漢中市南鄭區新集鎮村民張老漢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春耕時節,記者走進南鄭區新集鎮張營村,只見黃燦燦的油菜花與綠油油的麥田錯落起伏,縱橫交織的產業路裁剪出一幅幅彩色的幾何圖案。道路兩旁,櫻花吐艷,蜂飛蝶舞。U型渠里,汩汩流水滋潤著莊稼茁壯成長。

誰曾想到,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因為旱不能灌,澇不能排,肥料進不去,糧食出不來,農機下不了田,地越種越瘦,產量越來越低,再加上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民最終選擇棄耕,農田成了無人問津的撂荒田,讓干部頭疼、村民嘆惜。

變化源于2021年南鄭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落地張營村,這也成為該區項目建設成效的一個縮影。“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路通了,渠通了,群眾心里的堵點通了,撂荒地整治老大難問題也解決了。”新集鎮鎮長鞏小武說道。

2021年,南鄭區投資3047.77萬元,打造出“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機能進、產能出”的高標準農田2.5萬畝。在項目建設中,全區新修田間道路28公里、硬化路面9.6公里,渠道鋪設57公里、排洪溝襯砌2700米,新建機井2眼、排灌站2座,節水灌溉3萬余畝,道路綠化26公里,邊建邊復耕土地600余畝,耕作條件大大改善。項目區14000余畝小麥、油菜長勢良好,豐收在望。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3220畝,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烤煙等富民產業。農技部門還同步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綠肥還田防草、農藥、化肥減量等地力保護措施,耕地質量不斷提升。

在張營村項目建設現場,正在檢查工程質量的南鄭區農業農村局干部鄧長利告訴記者:“工程外業已經全部結束,目前進入試運行階段。我們要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質量詮釋擔當,把惠及民生的好事辦好。”

近年來,南鄭區在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度耦合,優化工程建設措施,以節水灌溉為重點,因地制宜推進田水林路電綜合配套,建成了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口糧田”,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胡 毅 通訊員 周澤華

【來源:西安報業】

關鍵詞: 高標準農田 節水灌溉 農田建設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