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他是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獲得7角2分獎勵,為何被嫌棄了20年?

時間:2022-04-25 19:55:26    來源:騰訊網    

1974年3月25日,陜西西安市臨潼縣西楊村,農民楊志發和數個村民,正在村子南邊樹林附近吭哧吭哧地挖掘著,按照計劃,這里將會被打一口水井,然而當挖到一米深左右的位置,村民一鋤頭下去,卻發現里面是黑色的炭灰,大伙起初并沒有當回事,到了2月29日,繼續在這片地干活,一些殘破的碎片,以及箭頭,卻接二連三的涌現出來。

在當地,挖到這些古代的東西,被認為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情,有的村民趕緊將瓦片放回了原處,有的則不以為然,拿著發掘出的箭頭去回收站換香煙抽。挖井的工作也暫時停止。

但是楊志發卻隱約感覺出不對勁,他意識到,這些東西很有可能是文物,因此等到第二天,叫上了公社水利干部房樹民前往井口查看,到了4月24日,楊又和幾個村民,用三輛人力架子車,直接將陶土碎片拉到了臨潼文化館,交給工作人員進行鑒定。

經過調查發現,這些陶土碎片,都是出自秦漢之間,立刻引發了有關部門的重視,隨后對此地展開了調查,7月15日,陜西文化局組織的秦俑考古隊來到了發掘現場,里面包括了杭德州、袁仲一、趙康民等著名的專家,他們推斷,土地中還有大片遺跡沒有發掘。

經過考古人員的不斷努力,這個面積達到了14260平方米的陪葬坑,在時隔兩千年之后,得以重見天日,坑內陶俑陶馬約6000件,成為了寶貴的財富,而這正是震驚世界的秦始皇兵馬俑由來。

在整個文物的發現當中,無論是楊志發等人的提供的線索,又或者是后續考古人員敏銳的嗅覺,都立有重大的貢獻,為此楊志發也獲得了縣文化館趙康明30元的獎金。

樸實的楊志發,并沒有獨自占據這一筆錢,在回到村子之后,將它交給了生產隊,生產隊隨即做出決定,獎勵給楊志發4個公分,當時每個公分價值在0.18元左右,因此楊志發一共得到了7角2分的獎賞。

對此楊志發并不在意,然而作為兵馬俑的發現者,他的命運卻因此發生了改變,由于兵馬俑坑的范圍越拓越大,決定在遺址上建立保護展覽大廳,而到了1976年4月26日,基建工程處理地基的時候,又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一個月后,三號兵馬俑坑也被發現。

村民的活動,自然也受到了干擾,首先是村里大部分土地不讓種了,而在此地成為保護區之后,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文物,西楊村也即將遷徙。

雖然有著十分公道的補貼,但是不少村民對搬家這件事并不樂意,畢竟這里也是他們祖輩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而不少人則直接將怒氣發泄在了楊志發的身上,嘲諷他“為了30塊錢,把祖宗給賣了”,對此楊志發也是一肚子委屈,他在村子里愈發的不受待見,最終遠離村莊,搬到驪山腳下的一處房子生活。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就在他被嫌棄了20年后,媒體的重視,卻為楊志發帶來了轉機,1978年,巴黎市長希拉克來到西安參觀兵馬俑,成為了首個訪問秦俑的外國高層,希拉克提出,希望見見秦俑的發現者,就這樣,楊志發經過洗漱一番,再次出現在了媒體鏡頭前。

等到了1998年6月,比爾克林頓訪華,來到西安之后,同樣要求見見兵馬俑的發現者,克林頓還專門邀請老楊為其簽名,有些局促的楊志發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根本不會寫字,最終只好在簽名本上畫了三個圈,克林頓看見后幽默地說:“你真了不起,在土地上打了一個圈,就打出了世界奇跡”。

正是在這起訪問后,楊志發開始學習簽名,竟然還有了一番十分不錯的書法,他還獲得了日本NHK電視臺的邀請,講述發現兵馬俑的過程,截止到如今,楊志發已經成為了秦始皇兵馬俑的名譽館長,生活上享用補貼,衣食無憂,相信這番變化,老楊也是難以預料到的。

關鍵詞: 秦始皇兵馬俑 難以預料 開始學習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