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戰在駐村一線 汗灑田間地頭——記駐國慶村第一書記

時間:2022-04-25 19:37:38    來源:騰訊網    

她,不知多少次披星戴月、走村入戶,風雨無阻,穿梭在農戶的田間地頭、院落小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強班子、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暖民心、發展產業促致富的工作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成為當地支部班子引領人、產業發展帶頭人,村民群眾貼心人——她就是鎮坪縣委巡察辦駐國慶村第一書記侯芳。

聚焦黨建引領——讓支部強起來

近年來,侯芳立足建強班子,團結帶領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國慶村實現了華麗轉身、完美蛻變,于2020年整村脫貧,人均收入在全鎮遙遙領先。以學習為引領,充分利用村遠程教育示范基地,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契機,組織全村黨員集中學理論、學政策;去年以來,組織國慶村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教活動15期,其中,觀看紅色電影2場次,到牛蹄嶺紅色基地現場學習1次,全面提升了黨員隊伍黨性修養和能力素質。同時,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班子年齡平均40歲以下,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同時,積極加強后備干部的培養,選取群眾工作能力強、文化程度高、致力于服務村級事業的2名同志,進行重點幫帶培養。積極動員年輕干部向黨組織靠攏,引導5名思想積極、素質過硬的青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發展黨員2名。推行黨員先鋒指數積分制管理,實行“1+X”聯戶制度,組織有服務帶動能力的14名黨員,每人聯系4—10戶家庭收入不高的農戶,根據農戶增收主要來源,分類別進行幫帶,實現了聯戶帶動全覆蓋。成立村干部聯系創業返鄉人員領導小組,利用春節期間,在外創業人員回家團聚的時機,通過發放一封邀請信、開通一個微信群、走訪了解等,成功引回2名能人返鄉創業。

緊扣急難愁盼——讓村民樂起來

在“8·29”“9·19”洪災搶險第一線,在疫情防控卡點值守第一線、在村民矛盾糾紛調處第一線、在產業發展田間地頭,總是會有她的身影……

在見到貧困戶李林英時,對侯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這輩子都脫不了貧了”。經了解,原來李林英家里5口人,其中有兩名重病患者,兩名學生,一位高齡老人,5口之家僅靠李林英打零工養家糊口。長女付先燕正在上大學,面對家庭經濟現狀,思想包袱重,為了報名費心事重重,不想再繼續學業。了解到情況后,侯芳及時聯系工會、民政、慈善協會等相關部門,為他們申請臨時救助、一次性入學補貼等,同時,為李林英申請了公益性崗位就近務工,既照顧了家里的老人,又多了一份穩定的收入。為了讓付先燕放下思想包袱,侯芳經常與付先燕進行電話、微信聯系,給她講靠知識擺脫貧困的事例,常常對她說:“如果遇到困難,盡管給我說,你只管專心學習,為自己的前程全力以赴”,在一點一滴的加油鼓勁中,付先燕一步步堅定了信心,春節期間,給侯芳的問候短信中說道“我一定好好學習,以后成為有用的人,用實際行動回報組織。”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付先燕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由于成績優異,2021年又被成功保送為研究生。付先燕在得知這一消息的第一時間,在電話里用哽咽的聲音對侯芳說道:“謝謝侯阿姨的鼓勵和幫助,我經常在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想起了您,如果不是您,我真不知道我現在會在哪里,我們家不僅從物質上脫了貧,更從思想上脫了貧。”在電話另一端的侯芳熱淚盈眶說不出話來……在各級組織的關懷下,2020年底,李林英這一戶順利脫了貧。

近年來,通過解決村民一點點小事、一件件難事、一樁樁愁事,她與村民關系更近了、心更貼了,“魚水關系”更濃了。

突出產業發展——讓村子富起來

為了抓好鄉村振興,她當好國慶村的“領唱”,以“三聯”共建為契機,盤活用好村集體資源、資金,建設一個集體經濟中藥材示范點,鼓勵農戶自主發展中藥材種植200畝、建設千頭養殖場2個。利用搬遷戶山上土地較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花椒、核桃等林業1000余畝。充分發揮本村在高速出口這一地理位置優勢,建好3個集中安置點,結合村內龍頭企業欣陜公司茶旅融合、民宿旅游產業鏈條,以復興湖為軸心,沿河建設棧道,規劃申報集鎮改造項目,新建社區工廠1個,擴建社區工廠1個,著力打造安居樂業、美麗富裕新鄉村。通過多措并舉,2020年,國慶村145戶417人順利脫貧,2021年正式跨入鄉村振興新階段,村民人均收入從12410元提升到13104元。

“現在,每當我走進國慶村看到村莊變‘靚’了,環境變美了,村民變富了,我感到內心十分充實,十分欣慰”,侯芳對我們說道。(通訊員:郭紅蕓 明鑫奕)

關鍵詞: 田間地頭 人均收入 思想包袱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