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彬州旋木制作技藝:精雕細琢 創新中繼承發展

時間:2022-04-26 06:53:40    來源:咸陽視聽網】    

《看咸陽》訊:提起彬州旋木制作技藝,許多人都會想到生活中常用的搟面杖、搗蒜用的蒜窩。彬州市新一代的手藝人對這一古老技藝不斷進行創新創造,不但繼承了古老的旋木工藝制作技藝,又讓產品更多的融入了現代生活氣息,在創新中繼承發展。

“樹紋不好做出來都不行,容易變形,別看它不起眼,但是這搟面杖要十幾道工序呢。”正在給大伙講解加工制作搟面杖制作工序的齊歲牛師傅說道

齊歲牛是彬州市豳風街道大佛寺村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今年52歲的他做這旋木手藝活已有30年之久。這30年間,他本著熱愛與傳承將每一根木頭都“鍍成金色”。

旋木手藝人齊歲牛:“我從20歲就做這個活,從我爺爺手里傳承下來,再到我爸,我爸下來就是我,我現在已經做了快30年了,原來我爺爺手里的時候只能做個搟面杖和棒槌,再其他都不行,現在設備都先進了,都已經是機械化了。”

彬州旋木工藝是是咸陽乃至陜西獨具一格的特色民間手工技藝。用的木材都是涇河流域河灘、臺塬地帶生長的棗樹、梨樹、杜梨等硬雜木。原來的產品比較單一,可如今的產品多種多樣。除了搟面杖、搗蒜窩、木碗、棒槌外,還源源不斷地衍生出了陀螺、葫蘆、口哨、小雞啄米等更貼近現代人生活的生活用品、工藝飾品、玩具、民俗文化類。

保護傳統手工技藝,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傳統手工品牌,將其推向市場,產生價值。豳風街道充分挖掘旋木工藝制作技藝,利用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打通了“互聯網+直播”的銷售模式,打造了屬于非遺獨特的品牌。這幾天,豳風街道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示范基地已初見雛形,時常能聽到直播間傳來主播帶貨的聲音……

傳統手工制品只有進入市場,手工技藝才能在創新與發展中得到傳承。隨著旋木工藝產品的不斷創新、隨著銷售市場的不斷變化,相信彬州旋木工藝也會在傳承中發揚光大,產品也會帶給人們更多的離離不舍。

( 通訊員 康小丹 李樂 報道)

(責任編輯:胡曉語 審核簽發:韓芳)

【來源:咸陽視聽網】

關鍵詞: 進行創新 生活氣息 屬于自己的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