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山東濟南大商超19年變遷:大潤發再開店,沃爾瑪卻說再見!

時間:2019-06-11 17:35:12    來源:生活日報    

濟南市區將迎來第6家大潤發!據悉,位于全福立交橋附近的榮盛時代國際廣場將引進一家2萬余平米的大潤發超市,或于今年開業。最近,一面是沃爾瑪泉城路店將要關店、撤出濟南;另一方面則是大潤發超市在濟南再開新店。一個關店、一個開店,兩則消息引發了市民關于濟南市超市行業變局的關注。記者了解到,2000年9月,大潤發在洪家樓開出第一家門店,之后不久就迅速擴到4家,國內外零售品牌也紛紛進入濟南搶占市場,然而2010年迎來拐點,易初蓮花、樂購、華潤萬家紛紛撤出,只有大潤發站穩了腳跟。

濟南將新添一家2萬平米大潤發

10日,記者在大潤發官網的濟南門店列表中看到,全福店已經赫然在列。這將是濟南市區第6家大潤發門店。據悉,除了濟南市區以外,章丘、萊蕪還各有一家大潤發門店。

據悉,這家門店位于榮盛時代國際廣場。據濟南市商務局消息,榮盛時代國際廣場項目位于歷城區二環東路與北園大街交匯處西北角地塊,已于2019年1月18日開業。地下大潤發超市約2萬平方米,目前還在裝修階段,預計7月份開業。開業后安置就業人數1500余人,預計實現年利稅0.31億元。

不過,記者多方采訪發現,這家大潤發超市開業時間目前還不確定。榮盛時代國際廣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大潤發還沒有確定開業時間,今年差不多能開業。也有工作人員稱,超市開業時間預計是七八月份。

對此,記者撥打了大潤發華北區電話。客服人員說,榮盛時代國際廣場店什么時候開業還沒有接到通知。不過大潤發一位內部人員向記者透露,這家門店開業可能還要再等等,目前來看可能是11月份,是否會有變動也不好說。

大潤發匯隆廣場店確定不開了

大潤發從2000年進入濟南,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在濟南開出了4家門店。然而,自此之后,其在濟南發展的步伐似乎就停滯了。之后的十幾年內,都沒有再開一家門店。直到2016年5月,位于山東省博物館西側下沉廣場的大潤發省博店開門迎客,大潤發在市區的門店增加到5家。

事實上,除了省博店以外,大潤發在濟南還選了兩個地址,一處就是位于全福立交橋西北角正在建設的榮盛國際時代廣場,另一處則是位于華能路的匯隆廣場。

其實,原本匯隆廣場店進度要更快一些。2015年4月17日,濟南人民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與山東三威置業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議,不僅要在匯隆廣場建設2萬余平米的大型超市,還將大潤發華北地區總部搬到了匯隆廣場。

然而總部早早搬了,匯隆廣場店卻遲遲不能開業。2017年3月份記者曾到該店探訪,當時大潤發超市裝修已經完成,甚至連貨架都擺好了。但是由于匯隆廣場手續方面的問題,超市遲遲無法開業。

6月10日,記者致電大潤發華北區總部,工作人員稱,大潤發匯隆廣場店不會開了。該工作人員稱,目前除榮盛國際時代廣場以外,大潤發在濟南市區沒有其他規劃中的門店。

雖然在濟南開店遭遇挫折,不過從數據來看,大潤發近年開店確實在加速,2018年大潤發門店數突破400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4個,增長6.3%。

2000年后超市大賣場模式火爆

擁有6家門店的大潤發,在濟南市外來零售企業中絕對是佼佼者。這些年來,外來的零售品牌在濟南經歷了大規模爭搶市場、又迅速收縮的過程,目前只有大潤發仍舊腳跟穩健。

2000年9月,臺資大潤發與人民商場牽手落地濟南市場,在洪家樓開出了第一家大潤發超市。當時不少第一次走進大賣場的市民被驚呆了。

在大潤發引領下,超市大賣場的模式在濟南引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大潤發就在濟南開出了4家門店,開一家火一家。這4家門店分別是歷城區洪樓門店、歷下區文化西路店、市中區山水店以及天橋區堤口路店。

“當時,超市大賣場數量少,大賣場的輻射范圍大,因此大潤發在選址上非??季?。這四家門店分別位于濟南市區的4個區內,為大潤發在濟南的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業內人士李先生介紹。

不過,大潤發開業之后,超市大賣場的模式一下子火了,不少外資企業,包括沃爾瑪、家樂福等都紛紛落地濟南,此時濟南本土零售企業,包括華聯、銀座等也瞅準了這一市場。濟南超市大賣場“雨后春筍”一般地冒了出來。

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全球排名前兩位的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先后落戶濟南。2009年,全球排名第三的英國樂購在濟南的第一家店二環東路店開業,2010年又在萬達廣場開設了第二家。至此,全球排名前三的零售巨頭在濟南聚首。

除此以外,2005年1月泰國零售巨頭易初蓮花在體育中心開業,這是外資零售企業在濟南開設的第一家外資全資商場。

而香港華潤萬家是2011年進入濟南,先后在濟南開出了4家門店。

可以看出,2011年之前,外地零售品牌紛紛向濟南擴張。

2010年外來超市迎來“拐點”

然而,2010年,不知不覺中,外來超市在濟南迎來了向下的“拐點”,而這也恰恰是整個行業轉折期的到來。

2010年9月,易初蓮花經營5年之后,關門歇業,成為濟南外來超市關門的開始。2014年,樂購關閉二環東路店,將萬達廣場店交棒華潤萬家,撤出濟南。2016年12月2日底華潤萬家撤出萬達廣場,2018年5月16日關閉大眾廣場店,2019年年初,華潤萬家最終宣布在濟南的門店交由威海的家家悅托管后,撤出濟南。

其間還有上海世紀聯華超市、廣東的新一佳等零售品牌也嘗試著“殺”入濟南市場,卻都鎩羽而歸。

至此,外資超市品牌僅剩下了大潤發、沃爾瑪和家樂福,這也正是最早進入濟南市的零售品牌。

然而,日前,沃爾瑪在濟南僅有的一家門店也傳出了要撤離的消息。日前,沃爾瑪泉城路店很多售空的貨架停止補貨,關店撤離的消息不脛而走。

再看家樂福,在濟南僅有解放橋店一家門店。該門店也曾多次傳出關店的消息,不過目前并沒有關店跡象。事實上,家樂福撤出中國的消息從2018年就陸續傳出,不過今年5月份,家樂福一位發言人否認了這一說法,稱出售中國業務“不在議程之上”。然而,不少市民仍舊對家樂福濟南店心存擔憂。“這家店太陳舊了,也不重新裝修。”市民王女士說。

【相關新聞】

設施好、環境更好!可是外資超市為啥連連敗退濟南?

“這幾年,好像突然就不太去超市了。”不少市民有這樣的感覺。隨著線上的電商購物越來越紅火,線下的新零售、無人超市等新型業態層出不窮,傳統實體超市的吸引力似乎不如從前。近年來實體超市還共同面臨著大環境的影響,那就是競爭加劇、客源流失。

電商、便利店搶走不少生意

首先,線下超市最大的共同的“敵人”就是電商超市。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提速,上午下單、下午送達的電商搶走了大批的超市客戶。雖然大潤發仍舊在擴張,但是從業績來看,也面臨著巨大挑戰。高鑫2018財報顯示,營收和利潤雙降。所以近年來不少實體超市開始與線上相結合,比如沃爾瑪與京東合作,大潤發與阿里巴巴合作,都推出了線上下單、送貨到家等模式。

與此同時,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年輕群體更看重便利化,不會再跑到很遠的大超市采購,而是更加青睞樓下拐角的便利店或者是垂直類的超市,比如屈臣氏、嬰貝兒、生鮮店、進口超市等。

近年來便利店異軍突起。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100強名單》,上榜的連鎖百強便利店,在企業銷售額和門店增長方面都表現搶眼,便利店企業銷售額平均增長21.1%,門店的增長則為18%,遠遠領跑其他零售業態。近年來,華聯等本土企業、京東、阿里等互聯網企業以及蘇寧等紛紛在濟南大量開設便利店,華潤萬家退出了大區域北方市場后,也在轉型便利店和社區商業。

除此以外,中國房地產的快速發展,也成為了壓倒外資超市的核心之一。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導致租金也跟著水漲船高,這些大賣場的租金幾乎是成倍上漲。

沒抓住本地市民的心理需求

除了大環境的影響之外,一些外來超市的經營困境與選址、商品結構、陳列方式、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業內人士孫女士介紹,樂購、華潤萬家等品牌,硬件設施其實更好,過道更寬,購物環境也更好,但是不能迎合濟南市民的購物心理。“濟南市民更喜歡熱鬧的大賣場形式,東西多、便宜,選擇余地更大。”因此,大潤發、華聯超市更受市民歡迎,其實是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我曾經在店內做過調查,詢問顧客更喜歡哪個牌子的面條,可是大多數人都說不關注牌子,只關心哪個更便宜。”曾經就職于華潤萬家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華潤萬家商品注重品質、品牌,可是濟南顧客對此并不關注。但是華潤萬家、沃爾瑪等超市都是統一采購,很難兼顧到本地市民需求。

及時轉型也是生存的關鍵

除此以外,部分超市關注市場、及時轉型也是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關鍵。比如本土超市華聯,及時調整策略開出了華聯鮮超便利店。再比如家家悅,在濟南主攻社區商業、以生鮮為強項,也在當下市場贏得了先機。

大潤發在走過一段彎路后放棄了自營電商,轉向線上+線下合作模式,選擇與阿里巴巴聯姻。高鑫財報顯示2018年旗下所有門店完成對接阿里和盒馬所完成的數字化改造,接入阿里巴巴淘寶的“淘鮮達”,將“淘寶心選”商品引入大潤發門店等。從財報看出,接入淘鮮達給高鑫帶來全國所有484家門店平均每天500個訂單。(段婷婷)

關鍵詞: 濟南 大商超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