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15項非遺技藝-環球新資訊

時間:2023-06-10 17:25:47    來源:華商網    


(相關資料圖)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15項非遺技藝

活動現場,雁塔結繩香囊、關中秦腔戲劇臉譜、雁塔棉絮畫、西安剪紙、民間吉祥糯米畫、火筆燙畫、唐流彩、蛋雕技藝等15項非遺目齊聚雁塔非遺展位,傳承人現場制作非遺作品,精湛的技藝、精美的作品吸引眾多市民及游客駐足觀看。

6月10日,以“文化雁塔 華彩非遺”為主題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西安市雁塔區文化館舉辦。

為了讓市民和游客朋友們能夠“沉浸式”體驗雁塔非遺技藝,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本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推出了“西安外事學院七方書院文化產業孵化基地—編鐘廳—高迪書屋—正蒙書院”非遺研學與“雁塔區文化館—興善寺西街雅集—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館”非遺體驗共2條非遺旅游線路;在雁南公園設立非遺展示區,開展了一周的非遺體驗互動活動。同時舉辦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雁塔文博公益行暨文明實踐流動課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有獎知識競答以及“聽非遺故事 習傳統文化”等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最大亮點是推出了中國歷史中第一支風格概念明確的宮廷繡種—“蹙金繡”為期一個月服飾展,向大家詳細介紹本次展出的唐代宮廷服飾、織造工藝的歷史由來、繡法技藝、保護現狀和未來發展等情況,希望更多人能走近非遺、體驗非遺、愛上非遺,傳承非遺。

雁塔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雁塔區積極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始終堅持把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水平作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深入開展非遺保護傳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遺資源,建成完整的省、市、區三級非遺名錄體系,廣泛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旅游推介會”“非遺進景區”“非遺進直播間”等活動,努力推動雁塔非遺文化走出國門、走向國際。讓非遺項目從“活起來”到“火起來”,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文 鄧小衛/圖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