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李滄老虎山公園將于10月開園 二期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時間:2021-09-09 15:01:33    來源:觀海新聞    

“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白露過后秋意濃,9月8日上午,一陣嘹亮悠揚的歌聲借著秋風從老虎山上傳來。觀海新聞記者從山腳下拾級而上,看到幾位市民正在半山腰的涼亭下合唱紅歌。“老虎山公園現在環境不錯,最天氣涼快了,我們經常到這里來。”市民王女士滿臉笑意地說道。

開展山頭公園整治是提升城市品質、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公園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老虎山公園位于李滄區黑龍江路以西、文昌路以東、金水路以北、十梅庵路以南,是李滄區年來改造面積最大、投資最高的山頭公園。“老虎山公園山體占地總面積362公頃,兩期改造項目總共投資10億元,一期建設已經于去年年底完工,二期建設也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將在今年10月竣工。”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園林科工程師袁剛玉介紹,老虎山公園輻射周邊2個街道11個社區的約10萬戶居民,在開啟整治改造前,山上存有20萬米非住宅建筑、上萬余處散亂墳墓和6處廢棄采石坑,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在公園的休閑活動。

“一期建設我們是2018年開始進場施工,先對違章建筑、散亂墳墓等進行了拆除、改造,增設了休閑娛樂設施,然后結合山體特點進行了生態修復。”施工方北京建工項目工程師鄭立志說。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因勢利導,在完善、增設山體設施的同時進行山體修復,改善山體水生態,降低山洪風險,全面提升綠地綜合服務功能,極大地改善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為百姓提供了自然化休憩、休閑娛樂、運動健身的理想場所。“山體公園‘三分建,七分養’,二期項目完工后我們將持續對公園的植被以及各類設施進行養護。”鄭立志說。

此外,老虎山公園還承載著重要的海綿改造工程指標任務。“我們把原來山上雨水沖刷的土溝重新進行了鋪設、加固,并栽種了水生植物,對山體進行了一定的修復,同時也保證居民游玩的安全。”袁剛玉告訴記者,老虎山公園改造過程中結合原有地形地貌增設了雨水花園、下凹綠地、雨水塘,在文昌閣和東大兩處地塊建設了地下蓄水模塊,按“自然保護、生態修復、低影響開發”的設計原則和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對山體進行了生態修復和全面整治。

目前,老虎山公園已完成修建、新建登山步道30條,健身活動廣場18處、配套停車場7個、配套公共衛生間6座、休憩廊架7個、休憩景觀亭5座,有效滿足了居民登山需求。同時,在山體修復方面清除菜地并恢復綠化約2.12萬方米;推進“墳改臥碑”的墳墓整治工作,恢復山林綠化,建設老虎山消防通道15條,安裝100余處山體公園安防監控和森林防火報警監控,極大地消除了山林防火隱患;新建改建水庫塘壩3處,疏通山體排水泄洪溝渠50余條;建設下沉綠地、雨水花園70余處,打造了十梅庵、文昌閣、石溝、東大、南嶺、上王埠等8處大型景觀節點,約100萬方米。老虎山公園及十梅庵公園于2020年底成功入選青島市第一批“森林氧吧”。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一處集生態保護、觀光游憩、登山健身、科普宣傳、人文展示、影視取景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山體公園和文化旅游產業基地。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李滄區委區政府大力落實城市“雙修”政策和城市塑造上的“山水園圈”工程,并匠心獨具,利用山嶺的地貌優勢,結合海綿城市試點,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打造了山水相依、生態相連、文脈相融的城市新形態。截至目前,李滄區已完成了墩山、樓山、坊子街山、河南莊山、牛毛山、棗兒山、百果山及老虎山(一期)等8座山頭公園建設,完成山體綠化面積350公頃。既滿足了市民登山、健身、游園的需求,同時也對城市品質改善提升,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增添了動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實生 徐鋒)

關鍵詞: 李滄老虎山公園 居民休閑活動 新去處 二期建設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