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青島高新區無緣地鐵三期規劃 2025年能否實現15萬人目標?

時間:2021-09-13 16:17:04    來源:青島新聞網    

日前,青島軌道交通三期規劃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的批復,令人遺憾的是,三期規劃中沒有一條地鐵線路經過高新區,很多人認為,這給高新區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觀點認為,從國家的角度看,人口是地鐵審批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高新區常住人口數量太少,這對地鐵線路的審批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應該說,這種觀點也并非沒有道理,必須承認,人口仍然是高新區的一個短板。

8月份,青島高新區發布《青島高新區“十四五”規劃綱要》。綱要提出,到2025年,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260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醫藥產業達到百億級,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達到四百億級,聚集高新技術企業600家,常住和工作總人口突破15萬人。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大家尤其對最后一個數字特別敏感,那就是,到2025年高新區能不能實現15萬人的目標?如何去實現這一目標?

值得肯定的是,過去兩年,高新區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例如,2020年,高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7.1%,位居青島市第一,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10.9%,主導產業注冊企業總量已經達到6200家。

同時,在民生領域,高新區取得了多個歷史突破,交通瓶頸逐步打開,商業領域實現零的突破,各項民生事業進步明顯,對于這些變化,相信高新區的居民最有發言權。

即便如此,面對15萬人口的目標,高新區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很多短板和不足需要去補齊:

在產業方面,建議高新區除了高新技術產業之外,還是要多落戶一些實體產業,尤其是能拉動經濟、提升就業的產業,少一些概念產業。

在教育方面,建議高新區還是要承擔起政府民生建設的主體責任,例如,教育資源需要進一步豐富,教育公能夠真正實現,不斷滿足外來人口子女的基本入學需求和高端人才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

在醫療養老方面,需要進一步引入優質醫療資源,打造服務于百姓的高水醫院,充分利用好康復大學的資源聚合能力,提升高新區的公共醫療服務水,以滿足老百姓的看病需求。

在環境方面,要進一步提升高新區的精細化管理水,進一步改善環境,打造一些能提升人民生活便利的基礎設施。

在交通方面,高新區還需要進一步精細規劃,減少斷頭路,加強道路的綜合治理水,貫通與青島其他城市板塊之間的聯系,讓高新區的區位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人口的聚集是一個系統工程。人們用腳投票,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就業、環境、房價、交通、民生配套、宜居水、公共服務水等等,都是影響選擇的因素。一個地區,只有體現出一種友好、包容的氛圍,同時又能在“硬件”上展現出優勢,才能在激烈的人口爭奪戰中脫穎而出。

總之,15萬人口的目標看起來并不多,但對高新區來說仍意味著不小的挑戰。希望高新區在“十四五”期間,能充分地將產業優勢、區位優勢等發揮到極致,不斷加強產業聚合能力,提升宜居水,讓高新區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一片樂土,讓膠州灣北岸核心區盡快發生真正的“質變”。(記者 任俊峰)

關鍵詞: 青島市 高新區 地鐵三期規劃 人口短板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