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青島大力發展群眾體育 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

時間:2021-09-17 13:19:01    來源:青島日報    

在9月16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對外發布。《規劃》緊扣“十四五”期間城市發展戰略,結合實際謀劃未來五年青島體育的發展方向,并與海洋發展、城市建設、大數據等專項規劃充分銜接。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和國家體育中心城市。到2035年,率先建成體育強市,基本建成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和國家體育中心城市。

“十四五”時期是青島體育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率先建成“體育強市”現代化新征程的開局時期。《規劃》提出,要促進青島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體育在增強全民體質、提升生活品質、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青島將全面深化世界“帆船之都”“足球名城”等時尚體育品牌優勢,通過完善帆船基礎設施、推進全民帆船普及、舉辦高水帆船活動、大力發展職業足球、夯實足球青訓根基、普及推廣群眾足球,爭創國家足球重點城市等措施,擦亮城市體育名片。發揮體育對外交往功能,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體育對外交往新格局。

《規劃》明確了建設“六大功能中心”城市體育發展體系——

大力發展群眾體育,建設國家全民健身示范中心。落實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用好數字青島智慧體育臺,著力打造“處處可健身”的高品質運動空間,培育“人人會健身”的高水健康素養,倡導“天天想健身”的現代化生活方式,建設人人運動、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到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5方米以上,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3.2名,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95.5%。

實施奧運爭光計劃,孵化國家競技體育人才輸出中心。堅持奧運爭光、亞運建功、全運領先、省運龍頭的奮斗目標,優化競技項目結構與布局,完善競技體育孵化體系,創新競技體育發展模式。打好體教融合攻堅戰,增強競技體育選培能力,暢通人才輸送渠道,提高高水后備人才輸送數量和質量,提升對國家和省競技體育貢獻率。到2025年,新增國家級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10個,在省隊和國家隊專業運動員人數不低于500人。

加大賽事招引培育力度,打造國家體育賽事中心。以承辦2023年亞洲杯為契機,每年引進舉辦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提升賽事品質,優化賽事格局,提高市民參與度,帶動產業發展,激發城市活力,擴大城市影響,努力成為高水體育賽事的目的地、創新地。“十四五”期間年均承辦國家級以上體育賽事30項。

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建設國家體育消費中心。抓住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機遇,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從供需兩端發力,著力推動體育消費創新升級,全面營造良好體育消費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熱情,創建國家體育消費示范城市。到2025年全市人均體育消費超過3300元。

加快體育制造轉型升級,培育國家體育產品研發制造中心。發揮體育制造集聚區位優勢,引進高端體育產品研發、制造和檢測企業,完善體育制造產業鏈條,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體育實體經濟緊密融合,推動體育制造業轉型升級,構建“14581”青島體育產業發展新體系。重點打造5-6個國內知名體育產業品牌、10個以上體育明星企業。

促進要素集聚耦合,構筑區域體育資源配置中心。發揮區位優勢,推動上合組織國家、中日韓以及膠東經濟圈、沿黃流域體育協同發展,促進城際間體育人才、賽事、資源多元交流,用活青島市體育資源及IP交易臺,實現區域體育資源的聚散和高效配置,提升青島體育區域招引和輻射帶動能力。

“辦人民滿意體育”是青島體育發展的宗旨,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提檔升級,著重補齊場地設施建設、管理服務和政策保障三方面的短板,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 羽)

關鍵詞: 青島市 群眾體育 處處可健身 運動空間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