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青島力爭首批入列全國“無廢城市” 杜絕“兩高”項目

時間:2022-01-07 10:50:21    來源:青島日報    

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召開的有關會議上獲悉,2022年,我市將突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系統治污,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項目儲備與建設等“八個重點”,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環保經驗亮點,不斷推進美麗青島建設。

完成全市768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經過全社會的不懈努力,“青島藍”逐漸成為市民生活的背景,“生態綠”正在成為青島亮麗的底色。然而生態環境保護沒有終點,新的一年,市生態環境局將聚焦環境提質,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重點要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個標志戰役,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大氣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我市將堅持聯防聯控、協同應對,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和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體系,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緊盯基礎設施補短板等重點工作和重點工程,從源頭上筑牢防治水污染的工作基礎。持續抓好水質加密監測、通報、考核和生態補償,用多元化的手段推動相關責任部門、區市治理保護水環境的責任落實。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全市768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黑臭水體、雨污混流及污水處理“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工作任務,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

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高水編制“十四五”工業固廢污染防治工作規劃,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的質量監督上下功夫,引入國家級別專業機構,嚴格建設用地的準入,高效開展全流程管控,打造具備青島特色的管理模式。上個月,生態環境部批復同意我市建設“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我市也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城市。

嚴把環評關杜絕“兩高”項目

良好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今年,市生態環境局將以高水生態環境保護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環評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市生態環境局將嚴把環評審批入口,堅決杜絕“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和用途管制要求,加強“三線一單”成果在政策制定、環境準入、園區管理、執法監管等方面的應用。嚴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關口,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區域削減要求,對不符合規定的項目堅決停批停建。

繼續深化環評審批“放管服”改革。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方面多出硬招實招,進一步擴大告知承諾審批以及豁免清單范圍,持續推進小微企業打捆環評審批改革試點,讓更多的企業受益。提升環評監管工作精細化、精準化和常態化,探索創新環評編制單位管理模式,對超過技術能力承攬業務、蓄意擾亂市場秩序的單位和人員實施靶向監管,切實提升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和效率。

爭取西海岸成為全國首批氣候試點

作為全省首個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今年我市將全力推動西海岸成為全國首批氣候試點,爭取盡早獲得青島西海岸氣候投融資試點批復。同時,以中歐綠色金融合作為特色,創建中歐綠色投融資合作示范區,推動“中歐環境與氣候唐島灣論壇”今年在西海岸順利舉辦。

我市將加快推動國家級美麗海灣建設,爭取靈山灣獲評首批全國“美麗海灣”。同時,要按照“分區選劃、分類管控、分級定類、分批建設”的思路,今年重點推動嶗山灣區和西岸前海灣區建設美麗海灣,打造人民群眾普遍向往的親海空間。

“十四五”期間,全國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青島要力爭第一批列入山東省“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市生態環境局將組織編制“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膠州市、西海岸新區和萊西市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生態文明示范建設上,青島結出碩果。今年市生態環境局將爭取盡快出臺《青島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規劃綱要》,加快推動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即墨區、萊西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啟動,今年確保嶗山、城陽兩個區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力爭度市建成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在農村生態環境改善上,深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行動。以區市為單位推動全域治理、以市場化機制破解融資瓶頸、以工程治理加強污水收集處理、以第三方運維保障設施正常運行,統籌整縣推進,力爭今年全市累計60%以上的村莊完成生活污水治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 帥)

關鍵詞: 八個重點 青島 無廢城市 西海岸 氣候試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