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光緒藍田縣志:行政建置——縣、鄉、里、村

時間:2022-03-14 15:37:49    來源:騰訊網    

西安市藍田縣在清朝時期實行縣鄉里村的行政建置,至光緒年間,分為4鄉,20里,627個村。

光緒藍田縣志·卷一·二十里

按藍田于宋有二十鄉,見于宋敏求《長安志》:曰秦道鄉,連縣郭管安仁里。曰玉山鄉,在縣東十里,管嚴宋里。曰白鹿鄉,在縣西南二十里,管安道里。曰盧(同“盧”)珍鄉,在縣西北十里,管康和里,而已。其余鄉名、里名皆不可考,明代分十九鄉,見于《讀史方輿紀要》。

注釋

:古代基層戶籍管理組織,地方行政單位。

長安志:中國現存最早的古都志。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宋神宗趙頊)史地學家宋敏求撰,全書20卷。記述長安的坊市、街道、宮室、官邸、雍州府縣的政治,官員的職務,地方上的河渠、關塞、風俗、物產等。

讀史方輿紀要:明末清初,沿革地理學家顧祖禹編纂共一百三十卷。作者于明亡后隱居不仕,歷時三十年,約在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成書。著重考訂古今郡縣變遷,詳列山川險要戰守利害。各代州郡位置、形勢,及其與用兵進退之策和成敗的關系。各省方輿部分,按明末清初的政區分述十五省的府、州、縣形勢與沿革、區劃,以及各處歷代所發生的重要戰爭,是研究中國軍事史、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

本朝(清朝)分十六里,統里者四鄉。南曰安民鄉,領市北一里;東曰玉山,領青侯、侯村、留慶(同“慶”);東、西驪陽(同“驪陽”)五里;東北曰故城鄉,領理峪、呉(古同“吳”)留、開張、岳坊、故景五里;西曰白鹿鄉,領香雉、樊王、黃甫、翟馬、焦吳五里,后又增明德、新民、興化、至善四里,并屬安民鄉領,合之共二十里。

嘉慶七年(1802年),均里糧,每鄉各統五里,其名次與舊志不同。

東鄉白牧護(同“護”)關(同“關”)(今陜西商洛市商州區牧護關鎮),南接商州,北接渭南,均為馱載輻輳[còu]之地。土宜五谷,無異(同“異”)產,民氣淳樸(同“樸“),勤耕種,無華麗(同“麗”)之習,置里五。

正東曰青候里,統二十村。

又東曰侯村里,統三十一村。

東南曰理峪里,統五十二村。

理峪里之東北接洛南境者,曰東西里,統四十村。

又東北曰驪陽里,統三十六村。

南鄉南帶秦嶺溪谷?互,土宜芋栗、蕎麥、包谷,多系客民開墾,無定著俗浸龐雜矣。向只市北一里,嘉慶八年均糧,割東西二鄉之里以附之,為五里。

自南門外起,極于南山曰市北里,統六十四村。

其東南曰留慶里,統四十三村。

其西南曰焦吳里,統二十六村。

又西南曰翟馬里,統二十五村。

又西南曰黃甫里,統十五村。

西鄉,西界咸寧,南界鎮安,俗尚節儉,土沃民饒,為里五。

正西曰樊王里,統十七村。

又西曰興化里,統十二村。

西南曰香雉里,統十二村。

又西南曰明德里,統三十四村。

其西北曰至善里,統十五村。

北鄉自灞、浐北連咸寧境,通衢所經,輪蹄輻輳([fú còu],漢語詞匯,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車輻集中于車轂一樣),土宜五谷,尚險(同“險”)檏(同“樸”)敦詩書,置里凡五。

正北曰吳留里,統三十七村。

又北曰故景里,統三十七村。

西北曰開張里,統三十五村。

北門新民里,統三十五村。

又東北曰岳坊里,統四十一村。

關鍵詞: 沿革地理 清朝時期 中國軍事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