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陜西將建3個省域副中心城市,1市靠煤炭崛起,延安首次被點名

時間:2022-03-15 07:38:26    來源:騰訊網    

近年來,“省域副中心城市”這個詞匯頻繁出現在各省規劃之中,而省域副中心這個概念,最早在2002年國家批復的《湖北省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到,并明確將宜昌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此后的20年里,先后有廣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南、山西、廣西等多個省份提出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或將成為我國推動區域均衡發展,特別是引領中西部地區崛起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和輻射力量。

所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個省范圍內,相較于周邊城市,其無論是城市人口、經濟規模,還是在教育、醫療、科技、創新等方面輻射帶動力較強,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來說,省域副中心城市,除了擁有上述綜合實力外,還承擔著減輕省會城市或省域中心城市的發展壓力,在省內地位僅次于省域中心城市。

西安

陜西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黃河中游,是我國面向中東歐、中西亞的重要陸上大通道,同時也是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科研教育基地。陜西毗鄰省市較多,周邊與山西、河南、重慶、四川、內蒙古、湖北、甘肅、寧夏、四川等省市接壤,總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陜西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同時也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出發地,省會西安更是我國“十三朝古都”,在西北地區區位優勢明顯。陜西轄10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69個縣,常住人口3953萬。

2021年陜西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800.98億元,人均GDP75390元,總量和人均分居全國第14位、12位。總體來看,陜西作為我國西部大省,雖然經濟總量相較中東部地區存在一定差距,但經濟發展質量相對較高,其中人均GDP在西部地區排名第三位,僅次于重慶、內蒙古。

陜西經濟發展較快的背后,一是得益于省會西安在全省的經濟占比相對較高,2021年西安實現GDP10688.3億元,占全省比重為36%,受到大城市帶動,加速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二是陜西煤炭等資源儲量豐富,涌現了榆林等資源型城市,隨煤炭價格上漲,經濟持續走高。三是陜西整體上具有一定工業基礎,為經濟發展增添了動力。

盡管,目前陜西并沒有官方明確省域副中心城市,但通過城市發展規劃以及國家政策落實來看,未來陜西將建設3個省域副中心城市。

按照陜西的發展方向:形成一個關中平原城市群、一個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三個副中心的發展格局。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都哪些城市入圍吧。

延安

省域副中心城市:延安市

延安市,位于陜西省北部,黃河中游,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連接陜北地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同時也是我國紅色文明的“搖籃”。延安常住人口228萬,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4.6億元,人均GDP87921元,總量位居全省第6位,人均第2位。

總體來看,延安在常住人口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實現了經濟總量和經濟質量“雙提升”。未來這個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城市,必將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根據國家《“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明確支持延安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也就是說延安成為陜西第一個從國家層面正式確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寶雞

寶雞市,位于陜西省西部,是我國西部工業重鎮和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同時也是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寶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1963年在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出土了一件國家一級文物青銅器“何尊”,銘文“宅茲中國”成為目前中國一詞最早記載,一時名揚天下。

寶雞常住人口332萬,2021年實現GDP2548.7億元,人均GDP76768元,經濟總量和人均GDP均位于全省第4位。雖然寶雞在全省位次并不是排名第二位,但從綜合經濟實力來看,寶雞依然實力不凡,擁有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城市配套設施。如果說榆林是“暴發戶”,那么寶雞則是“全能王”。

目前從官方定位來看,寶雞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關天經濟區副中心城市,但并沒有正式確定為省域副中心城市。不過,如果從省級層面確定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話,寶雞必定有一席之地。

寶雞

省域副中心城市:榆林

榆林市,陜西省北大門,是陜西雜糧主產區和能源礦產資源的富集地,號稱“中國的科威特”。此外,榆林同寶雞一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跡眾多,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市常住人口362.48萬,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35.2億元,人均GDP149730元,總量全省第2位,人均大幅度領先全省,排名第一位。

榆林

值得一提的是,受煤炭價格持續走高的影響,榆林經濟打了一個“翻身仗”,名義增速高達32.9%,一躍成為中西部非省會第二強市,僅次于洛陽。榆林的強勢攪局,打亂了中西部非省會城市格局,讓洛陽、襄陽、宜昌、贛州等城市“瑟瑟發抖”。

目前從省域副中心城市規劃來看,榆林憑借較強的經濟總量有望提前鎖定省域副中心位置。不過,未來榆林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培育新興優勢產業,打造綜合型經濟強市。

關注小編,分享更多精彩,一起去評論區討論吧!

關鍵詞: 中心城市 常住人口 經濟總量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