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剛剛|碑林區養老服務登上全國優秀試點案例,被民政部公開點名!

時間:2022-03-18 18:39:44    來源:騰訊網    

碑林融媒訊 3月16日,在民政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公布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優秀案例名單上,碑林區推行的“嵌入式”以床養老模式破解主城區養老服務難養老服務案例成功入選上榜,這是全省唯一一個上榜的案例。

近年來,全區抓住全市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的發展契機,著眼破解城區籌建養老機構難等發展瓶頸問題,2016年率先在全省推出了“嵌入式家庭養老服務”,累計設立家庭養老床位5016張,實行統一編號,采取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等七類措施,以要素嵌入、服務嵌入等方式,積極提供多樣化服務,逐年擴大家庭床位覆蓋范圍,實現助老服務零距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區養老難的問題。

突出兜底職能 強化基本保障

全區將政府重點保障、定向扶助、關愛扶助等特殊困難老人優先納入家庭養老床位范圍,采取政府兜底的形式,切實保障特殊困難老人的基本生活。

從2016年至今累計投入預算資金296萬元,分類為老人提供家政服務、康復護理服務。截止目前,累計服務23738人次、250647小時;為關愛扶助老人每月發放50—80元床位補貼,為特困失能老人每月發放200元生活護理補貼;實施空巢獨居老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419戶,為困難失能老人配置護理、助行器械,為高齡、空巢老人家中安裝家庭式消防報警器等設施,積極營造居家安養的便利環境。

實施雙重保障 強化健康服務

為老人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老人意外受傷最高可賠付4萬元,領取一次性骨折津貼1000元,住院期間每日可享受30元住院補貼,先后協助開展意外摔傷保險理賠3人次。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10521名老人簽訂了服務協議,積極開展上門健康指導、慢病隨訪活動,幫助老人解決慢病護養、健康生活難題。完成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42903人,陪醫就診3000余人次,開展緊急救援先后將16名老人送院救治,及時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探索“互聯網+” 強化智能建設

設立區老年人信息服務中心,建立老年人信息數據庫,引進6家專業社會組織,設立輻射服務網點31個,就近就便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入戶服務;累計發放老年手機或智能腕表1742個,提供電子呼叫服務和轉介服務,實現居家老人“六助”服務需求“一鍵呼求”,健康數據、活動軌跡、定位安全等信息實時掌握;將社區辦公信息和社區周邊交通、商戶、銀行等便民信息匯集成冊,印制成《民生服務手冊》發放給老人,做到“足不出戶、樂享生活”。

引導社會參與 強化精神關懷

整合助老服務資源,廣泛開展助老服務,不斷充實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成立了陜西省首家區縣級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平臺,孵化培育為老服務型社會組織9家,成立社區社會工作室10個,實施為老服務項目17類,開展助浴、助餐、助急、助醫、助行等40余項服務,為開展嵌入式養老提供了基本支撐。

組織志愿者以結對服務或計劃性服務方式,定期組織心理輔導或精神慰藉活動,集中開展健身比賽、文藝匯演、書畫展、健康講座等文體活動,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發起“鄰里守望行動”“愛心大家幫”等公益活動,先后有40余家愛心企業(商家)、14萬注冊志愿者參與,涌現出長青餐飲企業、市第一醫院、陜西公羊會、一元關愛等愛心公益群體,促使“敬老愛老助老”在全區蔚然成風。

據了解,通過嵌入式養老模式,全區有效改善了困難老人生活狀況。家政保潔、免費理發、慶祝生日活動、組織公園游覽、開展文藝小演出以及其他“六助”服務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改善了困難老人生活狀況。保險理賠等方面減輕了老人意外受傷就醫帶來的經濟負擔,強化了困難老人健康保障。74支全科醫生團隊,提供入戶巡診、健康咨詢、預約專家、上門送藥、慢病隨訪、康復指導等服務,滿足了老年群體的多元需求。

發揮嵌入式養老信息化、智能化優勢,全區整合各類服務資源,組織實時上門服務,形成了“助老服務15分鐘生活圈”,將嵌入式養老與社區養老有機結合起來,帶動服務向社區延伸,讓更多老人享受“離家不離小區”的養老服務,逐步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碑林區疫情防控服務電話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圖 文 | 區民政局

排 版 | 樂 川

責任編輯 | 劉陳洋子

主 編 | 陳 皓

關鍵詞: 社會組織 家庭養老 改革試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