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陜西計劃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25%

時間:2022-03-28 18:52:49    來源:騰訊網    

3月25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解讀《陜西省貫徹實施方案》,主要目標為,2025年,陜西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5%,與全國同期平均水平持平。2035年,陜西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5%,力爭高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

開展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圍繞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樹立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激發科學興趣,增強創新意識,培育一大批崇尚科學的青少年群體,夯實科技強省的人才基礎,將弘揚科學精神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圍繞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奠定人力資源基礎。

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提升技能素質為重點,提高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更好服務陜西高質量發展。

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圍繞持續深化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認識,提高科學決策能力,樹立科學執政理念,增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本領,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實施科普服務重點工程

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圍繞建立完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不斷增強科技創新主體科普責任意識,充分發揮科技設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的目標。

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圍繞提升優質科普內容資源創作和傳播能力,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建設即時、泛在、精準的信息化全媒體傳播網絡,服務數字社會建設。

科普基礎設施強化工程,圍繞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和完善現有各類科普基礎設施的功能,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科普服務的廣覆蓋和均衡化,滿足公眾參與科普活動的需求。

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圍繞創新應急科普方式,建立健全應急科普協調聯動機制,提升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形成平戰結合的應急科普傳播和服務體系。

科學素質國際交流與合作工程,圍繞拓展科學素質建設交流渠道,搭建開放合作平臺,豐富交流合作內容,增進文明互鑒,推動價值認同,提升開放交流水平。

此外,還明確了《實施方案》的組織保障、機制保障、條件保障。組織保障方面,各部門將公民科學素質發展有關任務納入相關規劃和計劃。機制保障方面,加強科學素質建設與其他相關工作的有效銜接,形成共建共享機制,完善表彰獎勵體系。條件保障方面,加強科普法制建設,推進《陜西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修訂工作,將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省“十四五”人才發展總體規劃。

本報記者 柴迎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關鍵詞: 產業工人 基礎設施 領導干部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