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西安兩會聲音|代表邢進:別讓古城西安的名人都沉睡在博物館中

時間:2022-03-31 16:39:00    來源:騰訊網    

作為千年古都的西安,近幾年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面貌正發生著巨大變化,但在西安市人大代表、碑林區少年宮辦公室主任邢進眼中,西安與“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相比,還存在文化氣息不夠濃、文化品味不太高等現象,她建議市委市政府在立足于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的同時,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彰顯古都特色。

邢進說,在西安現有的各類建筑中,真正能讓人印象深刻、具有建筑美學的特色建筑物和建筑群屈指可數,高樓大廈不少、新建小區很多,卻都是“似曾相識”的感覺,沒有真正打響西安的“城市文化名片”。另外,對城市中的文化資源有些挖掘不足,這些也突現在西安一些道路、街巷、學校的命名上,在有著豐富名人歷史文化資源的西安,很多路以東南西北一二三四……來命名,讓游客也很難對歷史名城產生共鳴,還有一些譬如有千年歷史的街區如長樂坊、景龍池、竇府巷、八仙庵、柏樹林、湘子廟街等等,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也亟待恢復呈現。

邢進表示,多年前,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就曾提出要“文化強國”“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那么在城市建設中尤其需要凸顯個性文化與魅力,彰顯西安城市建設的文化DNA,以此拓展城市張力,形成發展動力,防止以所謂“現代化”、“國際化”等名義簡單復制所謂“流行”的風格,出現“千城一面”的現象,“應該突出城市科學規劃,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龍頭,用文化統領城市規劃,使城市文化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上升為發展戰略、城市命脈;既要注重宏觀的把握,也要注重細節的雕琢,為城市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還要有‘城市建筑就是城市景觀’的理念,注重文化特色,形成風格各異、和諧統一的視覺感受。還可以建設一批具有文化品味、體現城市特色、展現歷史底蘊的文化街、文化園、文化墻、文化角,如在柏樹林、長樂坊、書院門、下馬陵等建風俗雕塑園藝區,在興慶公園公園、革命公園、蓮湖公園等建設西安名人雕塑群,利用城市城墻,打造具有古老城墻功能的文化特色。充分挖掘一批獨一無二的名人文化資源,恢復千年古城原來街區的名稱,讓古城西安的名人不再沉睡在博物館中,而是成為西安人民耳熟能詳的大家和名家。”邢進建議。

華商報記者 肖琳 趙瑞利

關鍵詞: 城市規劃 文化資源 城市景觀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