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不出大山就把錢賺!昆明市國家森林鄉村創建有效助推鄉村振興

時間:2022-04-18 05:26:03    來源:云南網    

一個多月前,滿山櫻花惹人醉;一個多月后,紅紅櫻桃讓人饞。從“花經濟”初探,到“果經濟”成熟,宜良縣米戶村盡顯“國家森林鄉村”的獨特魅力,村民們坐享好生態,不出大山就把錢兒賺,鄉村振興、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寬。

近年來,昆明市大力實施村莊護綠、村莊增綠、推進林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先后創建國家森林鄉村20個,省級森林鄉村336個,納入國家級森林鄉村備選庫100個,有效改善了鄉村生態面貌,提高了人居環境質量,促進了綠色發展。

最愛綠葉叢中點點紅

一顆顆,一串串,晶瑩剔透,飽滿圓潤,香氣撲鼻……明媚春光里,置身宜良縣米戶村成片的櫻桃林中,看著綠葉叢中隨風搖曳的點點紅,對于這個春天的喜愛便再也無以復加。

櫻桃的甜,就是幸福的滋味。“我是村里最早一批種植櫻桃的,現在家里一共種有14畝,去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村民趙永平說,米戶村自1996年開始種植櫻桃,截至目前,全村種植面積已達10000余畝,櫻桃種植成為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

米戶村距離昆明市區約80公里,森林資源豐富,現有林地29650畝,森林覆蓋率77.68%,是名副其實的“森林氧吧”。為保護好良好生態資源,村里光專職護林員就有5個。自2019年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以來,米戶村利用上級獎補資金,不斷完善入村道路、旅游步道、觀景臺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提升很大,為櫻桃產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隨著來此賞花和采摘的游客越來越多,村民們陸續開起了農家樂。

“米戶村專門成立了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有390余戶農戶加入,通過引進優良品種、開展技術培訓等,帶領村民穩步增收致富。”米戶村黨委書記陳勛平介紹,米戶櫻桃以本地“中國紅”和2016年引進的“瑪瑙紅”兩個品種為主,“中國紅”櫻桃口味酸甜,但不耐儲運,適合現摘現吃;“瑪瑙紅”櫻桃酸甜適度,常溫下能存儲3至5天,有“中國南方櫻桃之王”之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米戶村依托“國家森林鄉村”創建,積極引導群眾以櫻桃、板栗種植代替傳統農業生產,成功摘掉了省級貧困村帽子,推進實施鄉村振興蹄疾步穩。目前全村櫻桃年產量達2000噸,產值1200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8000余元。2021年,米戶櫻桃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被認定為綠色A級食品,為櫻桃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品質保證。

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

宜良縣高度重視森林鄉村創建工作,除米戶村外,還創建了另外2個國家森林鄉村——狗街鎮小哨社區和高古馬村。

小哨社區森林覆蓋率達68.2%。近年來,社區以“包山拾菌”為突破口,充分挖掘森林資源附屬產業的發展潛力,成立了林下資源開發專業合作社,打造了“小哨干巴菌”品牌,發展了林內“農家樂”50余戶,促進了野生菌產業鏈和集群動力的產生,做大做強了小哨“以菌會友、以菌養人”的特色林業。

作為云南省第一家經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認證的以野生菌為主要特色的生態旅游村,小哨社區將“包山拾菌”獲得的經濟利潤優先用于村里的公益建設及森林防火工作,富余部分再用于村民分紅或留作村集體儲備。通過創新發展思路,社區真正走出了一條“近期得利、長期得林”的生態發展新路子,實現了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大好局面,不僅使村民富起來,村莊亮起來,還使山林資源得到有效管護,降低了護林防火的壓力和風險。

高古馬村森林面積17130畝,森林覆蓋率71.41%。近年來,該村圍繞“綠家園、美鄉村”的發展思路,組織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新增種植綠化苗木約2.6萬株,新增村內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多措并舉保護村內古樹,著力打造森林鄉村,提高村莊綠化、美化水平,創造適宜的森林景觀效果,優化村莊生態環境。

高古馬村是宜良最早規模化種植板栗的片區,目前共種植板栗8900余畝,年產量達1780噸,產值約890萬元。該村還大力發展苗木產業,不僅促進了苗農致富,還有效解決了村內綠化和富余勞動力就近務工等問題。通過建好“綠色銀行”,2020年,全村林產業產值達1610萬元,人均林產業純收入達6422元。

除3個國家森林鄉村外,宜良縣還創建了36個省級森林鄉村,11個村(社區)被納入國家級森林鄉村備選村。接下來,該縣將加快綠色廊道、農田林網、村莊綠化等生態建設步伐,努力打造綠色、健康、宜居、宜游、宜業的綠色生態新格局。在提高林草覆蓋率的同時,因地制宜培育林草產業品牌,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林草產業振興,實現林草產業富民。

真金白銀抓創建促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為充分發揮國家森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昆明市印發了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昆明市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高位統籌、合力推動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

在創建過程中,昆明市堅持編制村莊規劃、保護傳統村落、加快國土綠化、弘揚鄉村文化、修訂村規民約、保護森林資源、發展林業產業等一體推進,特別是出臺了林下經濟發展適用地類技術規程,著力推廣林藥、林菌、林菜、林糧、林草等經營模式,有效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實現村莊美和村民富兩促進。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鐘靈社區是昆明市20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一。社區區位優越、生態優美、名勝眾多,擁有鐘靈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鐘靈寺等古剎、塔林極具保護開發價值,一丘田善態莊園帶動當地農業產業朝著專、精、特方向發展。

沿著色彩斑斕的階梯和步道,走進一丘田善態莊園,一幢幢紅頂黃墻的小洋房與青草綠樹相映成趣。在田園花海區,滿山遍野的桃花、玫瑰花等次第開放,格外美麗;在田園蔬菜區,青菜、卷心菜、蘿卜等長勢喜人。游客們三五成群,或在金燦燦的油菜花中拍照留影,或興致勃勃地采摘著一串串紅彤彤的櫻桃。

在一丘田善態莊園,四季皆有花香,果木繁茂,蔬菜鮮嫩。來到這里,除了欣賞美景,還可以品嘗柴火雞、羊湯鍋、生態蔬菜、生態瓜果、特色苦瓜酒等尋甸特色美食,讓孩子們體驗鄉村田園的特色風貌和農耕生活的樂趣,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翠華鎮新華村、石林彝族自治縣板橋街道大疊水村等國家森林鄉村,也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林草產業和鄉村旅游、休閑農莊等,走出了“靠山吃山”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廣大群眾在生態宜居美景中舒心愜意奔小康。

為充分激發各地創建國家森林鄉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昆明市認真落實獎補資金兌現政策,對獲得國家森林鄉村和納入國家森林鄉村備選庫的行政村(社區),市級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一次性給予30萬元資金補助,今年已將3000萬元補助資金下達到相關縣區,進一步增強鄉村振興的動力活力。

云南網記者茶志福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