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云阜轉診綠色通道保駕護航,重癥夾層患者成功獲救

時間:2022-04-24 18:27:19    來源: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原標題:云阜轉診綠色通道保駕護航,重癥夾層患者成功獲救

近日,一名來自云南紅河州的患者因主動脈A型夾層緊急送往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簡稱云南省阜外醫院),抵院后4小時內就完善了相關檢查并開展急診手術,目前患者恢復狀態良好,已順利出院。“感謝醫院,沒想到這么快就能轉院治療。”家屬表示,此次患者能得到救治,得益于當地醫院與云南省阜外醫院的快速轉診,更得益于醫院的綠色通道,讓患者得到快速、高水平的救治。

今年50歲的老周(化名)因上午突發胸痛被家屬送往當地醫院就診,初步診斷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植入冠脈支架一枚,但疼痛癥狀并未緩解,檢查提示患者主動脈A型夾層,當地醫院及衛生主管部門立即與云南省阜外醫院聯絡轉診患者事宜,急救中心緊急于凌晨2:00轉院至云南省阜外醫院急診科。

有資料表明,如未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約50%在48小時死亡,80%在一周內死亡。尤其是StandfordA型夾層,發病急驟,病情兇險,24小時死亡率接近25%。

云南省阜外醫院立即開通了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完善術前檢查,患者全主動脈均出現夾層且累及到主動脈竇部,冠狀動脈受損,主動脈瓣中量返流,心梗指標不同程度上升。

所有指標顯示,老周病情急、危、重,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后果將不堪設想。

心外科三病區團隊連夜迅速組織術前討論,權衡利弊,為其制定詳細的手術計劃及特殊情況預案,于患者抵院4小時后進行了急診手術治療,手術方案為在全身麻醉、深低溫體外循環輔助下順利完成主動脈竇成形術+升主動脈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換+全主動脈弓人工血管置換并支架象鼻手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經過專家團隊的搶救,手術成功。老周術后14小時順利脫離呼吸機,3天轉回普通病房,復查結果良好,目前已轉回當地醫院進行后期康復治療。

云南省阜外醫院院長助理、外科管委會主任王小啟教授表示:“這名患者在急性主動脈A型夾層的基礎上合并急性冠脈灌注不良綜合征,若不能及時手術救治,除可能出現夾層破裂外,還有可能因為心肌損傷或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加重了診療的復雜程度和危險程度。”

回顧患者的就診之路,成功獲得救治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快速轉診的綠色通道;第二是專家團隊具備的高水平救治能力。患者來院前第一時間與醫院取得聯系,為其開通主動脈夾層救治綠色通道,到院后即刻完善檢查明確診斷,第一時間獲得手術救治,避免了病情延誤。其次,患者在外院進行了急診PCI手術,術前口服了負荷劑量的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短期內進行外科手術將術中術后大出血的風險提升數倍,同樣可能危及生命,心外科團隊決定積極為患者進行急診手術治療,充分體現了團隊對大血管疾病圍手術期的出、凝血管控水平。

研究顯示,急性StanfordA型主動脈夾層合并冠脈灌注不良綜合征是一種極其危重的臨床綜合征,因為在主動脈夾層的基礎上合并冠脈受累,導致心肌損傷甚至心肌梗塞,自然死亡率以及圍術期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目前對于這類復雜疾病類型,因為救治的成功率不高,尚沒有詳細規范的診療指南。因為手術治療面臨很高的風險,很多患者可能沒有得到救治的機會。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臟外科在王小啟教授帶領下,除了常規開展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的外科手術(David’s術、Bentall術、主動脈竇成形術+“升弓鼻”術)等治療之外,對于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合并急性冠脈灌注不良綜合征患者,也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治療嘗試和探索,目前已完成多例同類手術,患者均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

云南省阜外醫院是省內最大的心血管病專科公立醫院,也是首批國家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醫院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強大支持下,實現醫療技術水平、服務質量、管理效率與醫科院阜外醫院同質化,急危重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醫院可得到快速、高效、專業的救治;同時,醫院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通過建立暢通的雙向轉診通道,緊密的上下聯動,在基層危重疑難病人救治中發揮了更加積極、重要的作用。(穆純杰)

關鍵詞: 綠色通道 保駕護航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