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千年運河迎來世紀復蘇!山東多措并舉保障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

時間:2022-04-29 16:08:57    來源:大眾日報    

4月28日上午10時,位于德州武城縣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緩緩開啟,汩汩清水奔涌而出,自山東北上入冀。幾乎同一時間,數百里外的天津九宣閘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南來之水與本地水在此相擁、交匯,標志著京杭大運河實現近一個世紀以來首次全線通水,千年運河迎來世紀復蘇。

根據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補水方案,定于今年4月至5月實施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此次補水通過統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工程供水、本地水、引黃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黃河以北河段進行補水,實現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置換沿線約60萬畝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山東境內通過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潘莊引黃入冀工程兩條路徑參與向大運河補水行動。

京杭大運河全線總長約1789公里,受歷史演變、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等影響,進入20世紀后,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開始出現斷流。

“運河補水行動實施以來,省水利廳克服疫情防控困難,多次視頻調度工程運行,會商解決運河補水與農田春灌用水矛盾等問題,科學實施調度,確保運河補水行動按計劃推進。”省水利廳廳長劉中會表示。

作為工程運行管理單位之一,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密切關注沿線工情水情,公司董事長瞿瀟說:“我們第一時間研究確定增加穿黃河出湖閘流量、分時段逐步加大渠道流量、控制水位平穩運行等方案,密切關注沿線工情水情,確保按調度指令向天津和河北調水。”

省水文中心總工衣學軍介紹,兩條調水路徑沿線共19處地表水流量監測站點、94處地下水水位監測站、17處水質水生態監測站,山東均調集精干技術力量,全程對水量、水質進行精密監測,并及時報送水利部。

為確保河道輸水通暢,沿線市縣不斷加強河道排查,提高過流能力。“德州境內六五河閘以下11公里河道,每天派出34名基層管護人員開展巡渠堵漏,保障運河補水安全順利實施。”德州市水利局調水科科長馬善國告訴記者。

近年來山東已累計投資100多億元,完成南水北調沿線324個治污項目,投入90多億元實施東平湖區綜合整治、生態修復,保障輸水干線水質穩定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為一渠清水北送提供了可靠水質保障。

截至4月28日8時,山東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線路完成調水量約43%,潘莊引黃入冀工程線路完成調水量超過80%。大運河全線貫通后至5月底,有水河長將增加約112公里,補水河道周邊地下水水位回升或保持穩定,水生態系統將得到恢復改善。(記者 方壘 通訊員 靳宏昌)

關鍵詞: 魯津同開閘 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 德州武城縣 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